,巩固统治。
在人才资源上,长安作为西北文化与政治的中心,汇聚了各方贤能之士。
文人墨客、能工巧匠、智谋之士皆被纳入囊中。
文人可以为其出谋划策、撰写政令,让统治更具合法性与合理性;能工巧匠能打造精美的器物,无论是用于军事防御还是装饰府邸,都能增添光彩;智谋之士则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在关键时刻为其分析局势、制定战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
地盘上,长安作为战略要地,四周地形易守难攻。城墙高大坚固,仿若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成为了天然的防御屏障。城内的建筑布局合理,交通要道纵横交错,便于人员和物资的调配。
掌控长安,就等于掌控了周边的大片区域,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且,长安的繁华还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进一步充实冀国公府一系势力范围。
不过,周进现任内阁首辅,不可能长时间坐镇西北,他便举荐锦乡伯韩老三为署理陕甘巡抚,主持当地民事,举荐汉中守将曹化蛟为陕甘总兵,负责本地防务。
至此,曹化蛟便算是正式投靠了冀国公周进,扩充了冀国公府一系的政治版图。
长安形势初定之后,袁绵侯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立即从永寿县撤退至老巢凤翔府。
大顺另一位高级将领李补之,则从秦州撤退至金城。
周进出来时间太久,急于班师回返,默认了袁绵侯、李补之等人对于凤翔、金城一线的统治权。
这让袁、李二人不由轻松了一口气。
大顺军主力虽然战败逃走了,但他们这些地方军头的超然地位,还是可以暂时得以保持嘛。
相比之下,李鸿基、牛聚明、宋康年等人的处境,就要艰难多了。
方靖、西讷布库等人,率领燕赵军骑营衔尾追击,他们不急不躁,始终和李鸿基等人保持一天路程的距离,让李鸿基等人即便想要设伏反击,也没有太好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跟不上队伍的将士、妇人,都成为了燕赵军骑营的俘虏。
“他们究竟想要干什么?”李鸿基气得脸色铁青,在那里大发雷霆道。
“要不我们先走,让其他人都跟在后头?”宋康年建议道。
李鸿基摇了摇头,表示不可。
如今,他手头拢共只剩下了三五千精锐,一路向东逃窜,人人都疲倦不堪。若是再损兵折将,抛下将士逃走,身边仅有几百人跟随,哪怕逃到了郧阳,真不怕先一步进入鄂省的田玉峰,产生一些别样心思?
很早以前,田玉峰便自作主张,离开长安前往潼关,连钱粮供给都是在豫西一带打草谷所得,经济方面早就实现独立了。
这次进攻汉中府,也是他田玉峰主动挑事,根本就没有得到过李鸿基这位大顺皇帝的首肯,指望田玉峰对自己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