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屋子,屋内暖炉正旺,茶香袅袅。
方媛拉着晴雯坐下,亲手斟了盏茶递过去:“尝尝这新进贡的碧螺春,我觉着滋味儿不错,妹妹品品看。”
晴雯接过,轻抿一口,顿觉口齿留香,心情也松快了几分,笑道:“姐姐这儿的茶就是讲究,可比我那屋子强多了。”
方媛顺势从柜子里捧出几套衣裳首饰,绫罗绸缎流光溢彩,珠翠玉佩精巧玲珑,拉过晴雯的小手说道:“妹妹生得这般伶俐标致,这些小玩意儿正衬你,日常戴着玩儿,莫要嫌弃。”
晴雯眼睛亮了亮,嘴上却嗔怪道:“姐姐总这般大方,叫我怎好意思。”可她那手指头,却已轻轻摩挲起那细腻布料,心里满是暖意,觉着这宫中难得有如此真心待她之人。
几盏茶下肚,晴雯心思活泛起来,凑近方媛,压低声音:“姐姐,我跟你说个机密事儿。昨儿夜里我伺候皇上,听他在我耳边念叨,如今他正琢磨着大封妃嫔这件事儿呢。”
方媛心下一紧,面上却不露声色,只作好奇道:“哦?这可是大事,妹妹细细说来。”
方媛虽然出身卑微,但她当初却是明言作为贵妾,嫁给周进做小的,连彩礼都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二三十两银子,有这份情谊在里头,周进再怎么样,也不会亏待她。
更何况,方媛还给周进生下了庶长子周兴,且周兴和清廷公主议定了婚事,方媛的亲兄弟周昆、周明、周靖,更是周进身边心腹大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周进大封妃嫔时,都少不得给她方媛一个贵妃爵位。
方媛操心的不是她能否被封为贵妃的问题,而是周进一口气将封赏几位贵妃的问题。站在方媛的立场上,她当然是希望贵妃的位置越少越好,最好后宫之中,两宫皇后之下,只有她一位贵妃,那就更好不好的,虽然她自己也知道这不可能。
晴雯此时已坐直身子,比划着讲道:“皇上说了,这次大封妃嫔,不看谁先来后到,也不论有没有子嗣,全凭两宫皇后每年瞧着各人在宫里头的行事作为,给封位分,说是要公平些,选出真正能协理后宫、母仪天下之人。”
方媛心想,有她那三兄弟撑腰,两宫皇后再怎么折腾,也应当少不了她应有的这一份荣耀。只是她的双手,还是不自觉地攥紧帕子,思索片刻问道:“那这何时能定下来呢?总不能一直这么悬着吧。”
晴雯轻哼一声道:“还早着呢!皇上说了,这得等他夺了金陵,天下安稳了,才顾得上这些个后宫名分。眼下外面还乱糟糟,军报跟雪片子似的飞进宫里,哪有时间分心?”
方媛微微点头,眉间隐有忧色:“也是,这天下不太平,后宫哪能独安。只是妹妹,往后咱在这宫里行事,更得小心谨慎,说不准哪天这新规就用上了,可得攒些好名声。”
晴雯重重点头,拍拍胸脯:“姐姐放心,我心里有数。虽说我脾气直,可也知道轻重,那些个腌臜手段我不屑用,凭真本事,不怕没出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