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大秦之裂变》虽然是我创作的,但从头到尾,多亏了老师的指导和纠正,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心血,更是我们师徒共同的结晶。”
“好!好啊!”
万佳宝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你能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不枉沈兄收你为徒!很好!”
“啪啪啪。”
方言感受到自己的肩膀被重重拍了两下。
屋里的谈话氛围,变得越来越融洽。
两人围绕着剧本改编,聊了开来。
比如,《大秦之裂变》这个名字,不适合作为话剧的名字,要换一个简洁响亮的。
在《秦孝公》与《商鞅》之间,左右摇摆了半天,最终考虑到要论改革精神,以“商鞅”这个改革者的形象,最为合适。
“而且在人民群众中的知名度上,知道’商鞅‘的人多,知道’秦孝公‘的人少。”
方言说:“知道‘赢渠梁’的就更少了。”
“没错,人民群众是第一位的。”
万佳宝颇为赏识道:“你很有当编剧的潜质和天赋,怎么样,要不要加入编导组?”
“我不懂话剧,还是不要给您添乱了。”
方言对于挂名,自然不会抗拒。
但像这么重大的项目,人艺编导组肯定会过问自己的意见,没有点真才实学,还真不好混,到时候露馅了,丢的就不只是他的脸。
而是沈雁氷和万佳宝的脸。
“果然。”
万佳宝满意地点头,“沈兄说你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知进退,明得失。”
方言笑而不语,直到听他说自己是以原著作者的身份,到编导组挂个顾问的名,心里的顾虑才彻底消失,欣然接受了这种安排。
“这些书,你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抽空看一看,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来问我。
万佳宝开出一张书单,像李尧堂一样,念在沈雁氷的情分上,当了指导的“一字之师”。
“有机会,我一定向您请教。”方言接过一看,上面都是戏剧、话剧理论和指导的书。
戏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