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位四阿哥,而是他亲弟弟,十四阿哥。”
“你信这个‘传位于四阿哥’的野史?”
方言挑了挑眉。
“我不信,因为古代的‘于’,不是现在简体的‘于’。”凌解放从胸口取下钢笔,在掌心写下“於”字。
“不错,这个野史过于离谱,别忘了,清朝的圣旨大部分是满蒙汉三种语言书写。”
方言伸出五根手指,“有时候,还要辅以藏文、回文,这怎么造得了假。”
“您说得有道理!”
凌解放眼前一亮,“可即便雍正的继位是名正言顺,但是他的名声却不好。”
“这恰恰才是要为他写历史的原因。”
方言道:“不瞒伱说,当初为改革文学选题的时候,我就想过写雍正。”
“雍正和改革文学?”
凌解放顿时来了兴趣。
两人一边喝水,一边聊天。
“康熙和乾隆,都算不上千古一帝,他们对清朝的制度性腐败要负很大的责任……”
“如果没有雍正推行改革,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又何来的什么康乾盛世?”
“……”
两人越聊,越投机。
“我们要认识到,他们所进行的反腐举措,只是为了维护家天下的利益,以及清朝政zhi统治秩序的稳定,从这一角度而言,康雍乾时期的反腐不可能是彻底的。”
方言道:“也正出于这种维护自身统治的原因,当时有很多次能把华夏带进工业文明的机会,但是康熙、雍正、乾隆,没有一个敢迈出这一步。”
“方老师,我觉得康雍乾三朝,可以称之为传统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组’。”
凌解放道:“在封建王朝鼎盛之中,已经埋下了落后和衰败的祸根,清朝末期的急速瓦解,以及华夏文明在近代以来的沉沦,这三位是要负一定的历史责任。”
“看来,你已经有想法了。”
方言笑着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方老师,我是这么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