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地,在场所有人围着方言,狂轰滥炸,抛出各种问题,从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到世界文学的潮流和方向,“文学现代化”、“商业化文学”等一個接一个概念随之抛出。
“也就是说,国外也在盛行魔幻现实主义?”章守仁和晏名他们面面相觑。
“毕竟,马尔克斯因为魔幻现实主义和《百年孤独》,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嘛。”
田增翔感慨了一句。
“也不完全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
方言笑道:“而是《百年孤独》给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做了个榜样,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情绪、民族的技巧来创作民族的艺术作品,一样可以打破西方文学的垄断地位。”
“确实是这么回事。”
章守仁点头附和,说当前文坛里最流行的莫过于就是民族地域文学和魔幻现实主义。
这两个文学潮流之所以能盛行起来,方小将可是居功至伟。
“魔幻现实主义没有收到‘精神污染’的影响?”方言诧异不已。
“没有,主要是科幻文学有灭顶之灾。”
田增翔苦笑说,已经有多家刊登科幻的期刊,被勒令停办,而且这还只是个开始。
方言紧皱着眉头,预感大事不妙。
“就算科幻文学彻底死了也无妨,小众文学嘛。”人群当中,一个编辑庆幸道:“只要不波及到其它主流文学就好。”
看到他们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方言默默地叹了口气。
交流了会儿,田增翔道:“说到魔幻现实主义,岩子,有人专程写了部魔幻现实主义的,指名道姓地希望由你来点评。”
方言问:“谁啊?”
“不知道你对‘余桦’还有没有印象?”
田增翔提醒道:“就是伱帮着推荐到《啄木鸟》的那个作者。”
方言不免意外,“你说他写了个魔幻现实主义的?嚯,进步得可够快的!”
“可不是嘛,从传统现实主义,一下子跨越到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跨度忒大了点。”
田增翔打开抽屉,把手稿递了过去。
方言定睛一瞧,题目赫然写着《第七夜》,跟上辈子余桦的《第七天》很相似。
同样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同样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