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研制程控交换机的众多花旗企业里,技术人员们反应不一。
有因为第一被抢走了而遗憾的,有不相信这是事实的,也有心思活泛想要做点儿什么的。
“总裁先生,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搞到一台这种交换机?”一名技术人员在向他公司的执行总裁提议。
“德特里希,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德特里希是一个明显具有汉斯风格的名字,S2结束,花旗佬打包了不少汉斯佬回去,特别是在技术领域,所以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执行总裁的话,并没有让德特里希退缩:“总裁,你要知道,我们的技术和进度,是比不上那几个大公司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们的流动资金有限……”
“总裁先生,你应该知道,程控交换机的核心,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软件上,这一点非常重要。”德特里希并没有放弃。
“你的意思是什么?”
“我的意思是,既然我们在研制的时候,一开始就是使用的东方人公开DJS-59型计算机在做控制核心,那么想来东方人的控制程序,和我们已经开展的工作是有兼容性的,也许只需要一些修改,就能用到我们那里面去。”
作为倒大不小的通信技术公司,他们没有能力去研制一种专门为自己服务的计算机,购买大公司的计算机价格又极为昂贵,但是公开技术的DJS-59却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此时德特里希非常庆幸,自己在研发的一开始,就选定了开源的DJS-59作为自己的控制计算机,东方人用在程控交换机里的控制软件,不出意外的话,和这个机器一定具有高度的兼容性。
德特里希非常笃定这一点,要知道,当初选择控制计算机的时候,他已经把相关的论文和资料全部找来看过一遍,来自东方的通用计算机架构、C语言等理论和知识,让他对东方人的计算机兼容性具有无比的信心。
这也是他选择DJS-59开源技术的另外一个原因,除了技术公开容易获得之外,这货是有后手的,而且能极大程度的保证兼容性。
这么想、这么干的不只是他们,花旗很多苦于没有自己能掌控的计算机技术的中小或初创型技术企业,都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