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周瑜居然跟他年岁相仿。
由于是同龄人,共同的话题简直多得数不胜数,孙策发现周瑜胸怀大志,丝毫不逊色那些名士。
很快两人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己好友。
而眼下的书信孙策极为认真的阅读手头上的书信,生怕漏掉任何一個字眼,他喃喃自语,“伯符,见字如晤近些时日冀州动荡,想来袁本初孤木难支,必会向袁公路求援,袁本初向袁公路求援之日,便是我等实现大业之时!”
“届时你我趁着袁公路无暇顾及扬州,我等必能起兵平定江东!”
“日后再以江东为根基,平定天下,如此一来汉室可兴!”
“你我当青史留名!”
“为了实现谋划,第一步便是招募兵员!”
“瑜不才时隔多日,这才说服叔父,得丹阳兵一千五百员!”
“还望伯符速速与我汇合,你我共举大事!”
孙策又喜又苦。
喜是自己的这位好友实在是厉害,居然能够说服丹阳太守,得丹阳兵一千五!
这丹阳兵可不得了,须知孝武帝,天汉二年,李广长孙李陵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
结果在浚稽山遇到匈奴单于主力,李陵以五千丹阳兵在孤立无援之下血战八万匈奴主力,一度令匈奴单于胆颤!转战千里之后才力竭被俘,可见丹阳兵的战斗力之强悍!苦的是他已经答应袁术担任先锋一事,倘若此时反悔,怕不是家族都要蒙难。
光是想到这里,孙策心头顿觉愧疚,他摇摇头,罢了,罢了,只得书信一封向公瑾陈明情形了.孙策只得无奈的迈开脚步,朝乡里走去。
数日之后,孙策率领着从乡中募来的千余人回归了袁术的队伍。
还不等孙策有所准备,一道熟悉的声音就将他的思绪拉了过去。
“伯符!”
孙策一惊,这声音是公瑾!
他赶忙回头一瞧,果然不出所料,正是一身高七尺的少年!少年骑马而来,身着一锦袍,当真是姿质风流,仪容秀丽!少年见了孙策,下马便拜,“瑜,见过伯符兄!”
见到周瑜,孙策说心中不欣喜是假的,但是他不是在信中说了,不要掺和此事吗?为何周瑜还是来了呢?周瑜似乎是看出孙策心中所想,他淡然一笑,朗声道:“伯符兄,此番领兵前去是为了实现心中抱负,我怎么能输给伯符兄呢?!”
“公谨你明知”
还不等孙策的话说完,突如其来的嗓音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善!你便是周公瑾?怪不得都称美周郎,今日一见,不论是谈吐,亦或是见识都颇为不凡。当真是一方俊才!”
孙策和周瑜循声望去,见到袁术双手背负从容走来,脸上尽是满意之色。
两人纷纷拜道:“袁公!”
袁术摆摆手,笑道:“不必多礼,扬州的俊杰,我早就想见见了!万万没有想到,先遇孙郎,后遇周郎!实在是件喜事啊,快哉快哉!”
两人点头直说,袁公你说的对。
袁术看着两人,那是越看越喜。
对于孙策的底细,他或多或少是知道一些,至于周瑜,他只听到说此子不凡,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