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大汉:天竺欺我太甚!
长安
一众二千石的郡守蜂拥而至前来悼念先帝,然而才过三日,家家户户挂着的缟素在朝廷的要求下纷纷收起。
没有一个官吏禁止百姓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
按照过去的礼仪来说,办理丧事、参加祭奠的亲属和官员都应该赤脚。就连头系的麻巾,脚扎的麻绳,宽度长度都有一定要求。
朝堂还应该组织百姓为先帝哭丧,要从早哭到晚,要哭得声情并茂,痛不欲生。
朝臣更要以身作则,就算是先帝入土为安后,几个月内也要披着丧服。
可是这些要求,在先帝的一纸遗诏中,统统被免除。
不但如此,后宫的嫔妃,上到夫人下到少使,都被安排遣送回家。如若不想回家的,就将其安排在长安城里的一处府邸中,朝堂负责她们的吃住。为了避免她们平日里无事可做,朝堂会收购她们缝好的衣物做好的鞋履,让她们依靠自身的劳动,赚取钱财。
一众郡守纷纷低头,缅怀着刘辩。刘辩的遗诏处处在意着百姓,没有追求一丁点排场,留下的只有脉脉温情。
这让一众郡守不禁想起了孝文皇帝。
朝堂之上,新登基的天子刘协,迎着一众朝臣的目光,斩钉截铁地说道:“先帝在位十九年,通情达理、行惠施利、仁政爱民。大将军建言先帝的谥号应为‘仁’,诸卿以为如何?”
蓄义丰功曰仁;慈民爱物曰仁;克己复礼曰仁;贵贤亲亲曰仁;杀身成仁曰仁;能以国让曰仁;利泽万世曰仁;率性安行曰仁;功施于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宽信敏惠曰仁;爱仁立物曰仁;体元立极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浃曰仁;慈心为质曰仁;惠爱溥洽曰仁。
可以说‘仁’是实打实的美谥,是对于皇帝在位时,勤政爱民、仁慈宽厚的高度赞誉。
这个谥号用在刘辩身上,恰当得不能再恰当。
“陛下英明。”
群臣纷纷表态,绝大多数都是赞同和支持。哪怕有反对的声音,很快就被大多数给淹没。
确定好刘辩的谥号后,刘协改年号为建安,然后开始大肆提拔朝臣。关羽为上将军,张飞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皆是金印紫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