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想法,也是我的想法。”
经过贾诩和法正不断地劝说,刘备最终还是改变了之前的念头,“既然文与孝直都竭诚相劝,那那就依文和与孝直之言吧。”
寝宫身为天子的刘协来回踱步,随着谒者的一声“尚书令求见”。
刘协脸上的焦急如潮水般退去,“快快快,快让尚书令进来!”
看着法正快步而来,刘协连忙上前,他反手握住法正的手臂,“尚书令,想来是成了?”
“幸不辱使命!”
“善!”刘协心中最后的一抹忧色随着法正的回答化为了哈哈大笑。
他拉着法正,绞尽脑汁地夸赞着这位法叔父。
之前刘备找到他,说新制比较适合大汉。
刘协当时大手一挥,“皇叔觉得好,那就是好,就按照皇叔的意思来吧!”
相比于新制,他更想去试试新式诸葛连弩。
不过在刘备的强求下,刘协只好接过新制看了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嗯,六部不就是尚书台六曹演变而来吗?这是强化了职能啊。
嗯?九卿变更为九寺,专管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不再执行朝堂的政令?譬如九寺之一的大理寺负责官员的刑罚,六部之一的刑部负责百姓的刑罚如此也好倒也能跟六部分工与相互制约。
不过当刘协看到三省,瞬间觉得不好了。
一个负责草拟天子诏令,一个负责审核,一个负责执行。
这不是在削减皇叔的权力吗?!如此一来正儿八经的丞相要一分为三了!
刘协很想问一句,皇叔你是喝酒喝糊涂了吗?你怎么自断一臂.不对,是连砍双臂啊!糊涂,糊涂啊!
考虑刘备的鞋履,决定还是先不要跟刘备说这些了。
先答应再说,然后让法叔充当说客。
刘协自然是能看出这个新制大大强化天子的权力,三省运作的过程中,三省长官势必会诏令发生冲突,如此一来天子的介入就变得简单了起来,还能引起三省的内斗,也叫制衡。
问题是他对制衡实在是没有兴趣啊!准确来说,当天子也就那样。睁眼闭眼还是身在宫中,整日整日的朝会,还有越来越多的政务。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要不是答应了刘辩,他真想将皇位让给刘辩之子。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