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约只能保证公司与艺人最低的下限,但在实际磨合中,标准通常会比合约定下的标准更高。
亓官明珠想了想,说:“芳姐跟我提了晨曦娱乐的不足,说公司在唱跳舞台上没有很多资源,恐怕未来我还要上一些综艺,但会帮我辨别是否优质,会优先考虑那些主动找上我的热门综艺。”
她疑惑地问:“公司不会主动帮我们找优质资源吗?”
锦梨轻笑摇头:“这是晨曦娱乐很常见的运营模式,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运营二三线艺人,但在这里,一线艺人的通告基本是靠自己去获取。
有人找上我们录制节目,团队斟酌过后再来考虑接不接,至于公司。”
她顿了顿,委婉地说:“毕竟只是个二线公司,在我没有复红之前,还只是个18线开外的小公司,如果让圈内娱乐公司列个排名,都挤不进前50名。”
芳姐曾经跟她提过这件事,还很搞笑的说其实公司真正的实力只是三线,部门并不齐全,很多事情都无法单独解决,需要寻求专业的外包团队。
但可能是她复红的太快,其他娱乐公司不想承认自己被无名无姓的小公司反超,所以往外发通稿都说晨曦娱乐是二线。
于是,晨曦没有二线公司的基础设施,却被抬上了二线的地位。
事实就是如此巧合。
当上天钟爱你的时候,不用你自己发力,别人会自动自觉把你捧在更好的位置上。
因为亓官明珠想要更详细了解公司与艺人的相处方式,所以询问锦梨等会她们谈事情时能否旁听,锦梨自然可以。
过了好一会儿,芳姐慢悠悠地拎了三杯茶过来,思考了一番,也答应了。
每个艺人的通告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谈论方式也会不一样,她跟锦梨接下来要谈的是个还没定下的剧本,知道的人其实越少越好。
但锦梨都不介意,那她就更加不介意了。
毕竟想要投资这事,也是锦梨为主导。
锦梨跟芳姐飞快地进入正题,谈论她以片酬入股的可行性。
芳姐直白了当地说:“目前这部剧还没拉到投资,我找了熟人问了问,说最大的是两个原因。
一个是不确定小众市场能否起来,拉的回本。另一个是对导演质疑,不确定他能否再拍出一部好作品。
而这部剧最为核心的剧本,每一个人看过后都给予了好评,如果不是最近几年影视行业有些萧条,放在繁华市场,这种剧绝对是可以通过投资评估的,还能拉到一个让所有人都很满意的价格。”
芳姐总结道:“所以我不认为叶导会拒绝你的提议,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你想要定怎样的片酬,又想要占剧组多少份额。”
锦梨反问:“你的意见呢?”
芳姐拿出一份文件递给锦梨:“这是我经过多方打听,一线演员如果要以片酬入股剧组投资,一般会占据多少份额。”
锦梨翻开文件,上面标明了很多明星的片酬入股投资比例。
大部分都不超过10%,只有少部分高达20-30%,这已经不算是以片酬入股,而是从拍摄者彻底变成了个投资者,恐怕还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