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您是真的高瞻远瞩,谁能想到,我们这里居然会缺人?”
说到这里,刘长志直接薅头发。
他们刘官庄十六个小队,一万多人。
只是青壮就有两千多,加上半大孩子,数量能达到三四千。
这么多人,居然有一天还不够用了?
如果是之前有人这么说,他打死都不会相信。
但是,现在他知道了,是真不够用。
种地需要一大半人手,这就让他们可用的人数不超过两千。
砖瓦窑需要消耗三四百人手,支援秦军的几个工厂,也有四五百。
这些加起来就去掉一千,剩下一千人,分到几个工地上,也就没人了。
比如这一座小区,只是规划了六栋楼房,就消耗了七百人。
平均每栋楼还不到一百多点人,这么点人,真的不够用。
走进一栋楼的施工现场,这边规划的是三个单元,一个单元两栋房子,也就是一层六户。
此时这栋楼的一楼框架已经起来,所以上面有人在重新编织框架,准备浇铸。
而在下面,有不少人在垒墙。
总共六栋房子,每栋房子哟十几个人,这些就差不多有八九十人。
这么一算,一栋楼一百多个人,也就将将够用。
进去看了看,其实真正垒墙的大工师傅,很少,最多占据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一个大工师傅垒墙,他后面最少跟着两个人帮忙。
这些人数更多的小功,需要和灰,需要搬砖,需要干各种杂事。
其中和灰和搬砖,消耗的人工最多。
这两份工作,也是最脏最累的活。
“小推车要普及起来,搅拌机肯定要增加,还有手套,如果有条件,就用啊!”
刘长志无奈的道:“机械你可以提供,反而是手套不行。”
“线织的手套磨损太快,用不起。”
“橡胶的劳保手套,我们买不到。”
秦军也没办法,他只是提供想法,做不到他能怎么办?
“慢慢来吧!”
“想一想办法,看看怎么再提高一下进度。”
“吸引人过来,不能完全靠工资。”
“他们过来赚了钱,都是为什么?”
“还不是想着改善生活,而改善生活,首先就是盖房子。”
“以后多招收一些临时工,谁过来干活多了,我们就优先帮他家盖房子。”
刘长志摸着下巴,一脸若有所思。
他们村里就有不少人,被秦军的高工资吸引过去做临时装卸工。
那么他也可以了?但是高工资他支付不起。
所以,帮着盖房子也是个诱惑。
“钢筋、水泥,你要帮我解决。”
“可以,我在跟公社谈。”
“钢材生产线他们也有想法,如果他们真下场,那以后钢材的产量会成倍提升。”
刘长志立即道:“你那边也不能放弃,总得保留一条产线。”
“我说万一啊!万一公社那边想得多,做成的少呢?”
说到这里,刘长志撇了撇嘴,一脸不屑。
“集体的买卖,谁都知道是个什么样,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弄出多少笑话?”
秦军摇了摇头道:“现在的大型国企可不少,人家怎么做的?”
“所以,还是要看人,我看玉主任和白主任,就全部是干事实的。”
刘长志点头:“还是年轻人有干劲,不过,要没有掣肘才行啊!”
秦军道:“已经在改变了,我们不管他们,干成了最好,干不成不是还有我兜底吗?”
“所以我说,你要保留生产线,不能全部放给公社,我可信不过他们。”
秦军只能点头,他原来想要全面放弃普通钢材生产线的,现在想一想,还真不行。
最起码要保留一条,足够他自己的钢材消耗。
经过刘长志提醒,秦军也有点明白,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别人的帮助之上。
转了一圈,秦军发现,这座小区之内,也就那些围着绿色网兜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