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各执一词。
但是罗阳知道,国内光伏产业在一段时间里会伤筋动骨。
2011年,精彩纷呈的一年。
既是移动互联网概念提出的元年,也是云计算被众多企业重视起来的一年。
智能手机更是被誉为互联网产业的下一个风口产业。
但是这些看似洋洋洒洒的新闻事件,罗阳都只是快速浏览,基本上没有多做停留。
更不会花费时间去勾连脑子里的记忆碎片。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团购网方面的信息,有媒体统计,说今年高峰时期,国内出现5700多家,但是到年底预计要关掉至少2000家。
他是抱着吃瓜的态度来看这方面内容的。
后面是米团崛起,一家独大,而他的投资机会也微乎其微,关注它干什么?罗阳的大部分关注都在新能源汽车上。
截止到今年10月份为止,之前被叫着要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到现在对外宣称还只是初稿。
媒体披露,原因竟然是上面对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的两难选择所导致。
其实罗阳也在两难中。
他剩下的先知时间只剩下十年出头,而且因为产业布局的时间周期问题,实际上真正有用的也就七八年功夫。
而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哪怕是站在十几年后的角度来看,也是潜力十足的产业。
所以要不要介入,什么时候介入,介入到什么深度.留给罗阳做决策的时间并不是很宽裕。
要不要介入的问题,某种程度上算是已经解决。
因为姜远山的远帆电池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里的一环。
但是造一辆新能源汽车,可不是有电池就行。
除了动力电池技术之外,还要解决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逆变器与变频器、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等技术环节。
这还不算整车技术和车联网技术。
如果真的要全面介入,罗阳首先就要去收购一家生产汽车的公司,哪怕生产的是面包车也行。
光是收购(达到控股就行)这一项,投入资金很可能就高达好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接下来就是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
加入收购的这家企业没有一点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的话,基本就是从零开始,研发资金就不是几个亿能解决的了,按照罗阳的估计,打底50个亿起步。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要罗阳启动新能源汽车项目,光是第一年的投入就要高达十几、二十个亿!别看罗阳现在手里握着奶茶和服装两个赚钱的产业,但是他现在在其他产业的投入也不少。
光帆风能,至少三五年之内不会有多大起色,需要持续性的投入,虽然有姜远山的分担,可罗阳的投入也不会低于5~8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