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潇歌又不是没见识的普通人,更不是傻子,人家八十年代就美漂,啥玩意没见过。
秦少言这个什么“IP产业”名头唬人,其实内里东西并不复杂,也没啥太大新意。
不过资本市场不好在乎,因为商业模式这东西几千年来演化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套路,也没什么太新的东西出现。
进化的不过是工具,内在逻辑并没有变。
互联网发展火爆,各种概念层出不穷,看起来非常创新非常高科技。
但撇开互联网这个工具以外,很多东西,不过是套上互联网的皮而已。
比如说网络电商,比如说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平台本质是收保护费,几头吃,在科技创新方面并没有多大成绩。
但是资本不在乎,他们只在乎的是利润而已。
资本市场想听的就是故事,至于故事内核是啥并不重要。
秦少言提出的“IP产业链”这个新噱头,倒是有那么点新意。
熊潇歌皱起眉头思考了片刻,“IP产业链,这个概念还不错,但是……”
“国内搞这个不太行吧,美国能搞起来还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发达,收入水平高,有钱去文化娱乐消费。”
“至于国内的情况你比我清楚,一年电影票房才几个钱。”
“再说IP这个东西吧,还是要靠版权来维系。”熊潇歌笑了笑,“国内这个情况……是吧。”
文化归根结底还是经济的附属品,仓廪实而知礼节,吃饱了有钱了才能搞。
秦少言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你说的这些情况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我们抛开事实不谈,你就说我这个IP概念的思路有没有问题?”
“……”熊潇歌觉得脑子有点乱,“思路嘛,确实没问题,但是……”
“不用但是。”秦少言打断了熊潇歌的话,“市场是可以培养的,用户也可以培养的嘛。”
“国内的市场潜藏着巨大的潜力,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国内的经济发展也是很快的。”
“我相信五年或者十年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拿互联网来举例,九十年代在美国火爆起来,那时候中国人民收入是什么水平,电脑是什么价位?”
“那时候你能想象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赚钱吗?”
“现在呢?中国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了一亿,而且每年都在高速增长,我敢断言,在五年内国内网民数量可以达到人口的三分之一。”
熊潇歌沉默了,他原本下意识的想说这不可能,但是他仔细一想,中国互联网确实是在高速增长,如同坐了火箭一般。
美国才多少人口,互联网用户也不过两亿多一点,这已经到顶了。
按照中国互联网发展速度五年内是肯定会超过美国的,成为世界第一大互联网市场,而中国是有13亿人口,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
中国现在确实经济比不上美国,那也是世界排名前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