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759章 我,大将军,打钱!(合章5K8)

第759章 我,大将军,打钱!(合章5K8)

,那就是供养皇室的宫廷开支和朝廷百官的俸禄。

    昔日曹操在迎回汉帝,接受了汉帝国朝廷后,由于凭空多了这么大一笔开支,为了弥补财政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以至于后世考古有言“汉墓十室九空”。

    如今,如此一个巨大的窟窿落在了苏曜头上,怎么解决也就成了他接下来要面对的头等难题。

    对此,面对苏曜的提问,卢植首先道:

    “大将军,依老臣之见,如今朝廷财政困窘,当务之急乃是开源节流。”

    卢植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

    “所谓开源,便是要增加朝廷的收入来源,眼下朝廷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自然还是重新恢复并加强对地方赋税的征收。”

    “如今各地诸侯割据,对朝廷的贡赋多有拖欠,大将军可派遣得力官员前往各地,督促各地太守州牧等按时缴纳赋税,确保朝廷有稳定的财政收入。”

    苏曜闻言,眉头微皱。

    他深知,各地诸侯如今已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想要他们乖乖缴纳赋税,恐怕并非易事,不是派几个官员就能搞定的。

    眼下他能够控制,并且稳定交税的地盘也就是两京司隶除了河东河内外的几个郡县,辽东虽然也能保证控制,但是路途遥远,本身也非富裕之地,不要朝廷的转移支付就不错了。

    见苏曜不言,卢植自然也很清楚,这并非是什么见效快的事情,很快他便提出了第二个建议:

    “其二,便是发行新币,整顿货币流通。”

    卢植继续说道:

    “如今市面上货币混乱,董卓乱政期间更是大肆铸造劣质钱币,导致通货膨胀严重。”

    “故而,大将军可下令铸造新币,规范货币流通,同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货币的发行和管理,以此增加朝廷的铸币税收入。”

    这话说的苏曜心中一动,发行新币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在后世,许多王朝都通过发行新币来整顿货币流通,增加财政收入。

    不过,这也需要谨慎操作,否则一旦引发货币贬值,将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同时,虽然卢植没说,但苏曜很清楚,铸币需要用到大量的铜,而根据他多年的游戏经验来说,目前他的控制区内并没有什么主要的铜矿产地。

    “太傅所言虽好,但这些恐怕都是很难短期见效的政策吧。”

    苏曜摸了摸鼻尖,皱眉问:“想靠这些政策在短期内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恐怕根本是做不到的吧?”

    卢植闻言,微微点头。

    这两项政策乃是治本之策,而眼下支出用度极大,根本等不及这些政策见效,故而,目前唯一的办法就只有节流了。

    “节流?”苏曜顿了顿,“那太傅是想从哪里入手呢?”

    “大将军,节流之道,虽非长久之计,但眼下却也是无奈之举。”

    接下来,卢植洋洋洒洒一大堆,结果无非是节省皇室用度,削减宫廷开支,精简后宫人员,缓发官员俸禄,暂停讨伐战争等等。

    “这其中,尤其是眼下将推行的官制改革还有科举考试活动,不但举办活动将耗费大量钱财用以招募人员、采购物资和资助学子,同时,还将大幅增加本就沉重的官僚开支。”

    “故而,以老臣之见,依当前财政状况,官制改革与科举考试,应当推迟至明年秋收之后,待朝廷财政有所好转再行举办为宜。”

    苏曜闻言目光微微一闪。

    若不是因为他通过系统面板,对朝廷如今的财政状况有一定了解,他恐怕都要怀疑是不是这些官员们又在搞事,想推迟甚至中止他的改革。

    “官制改革与科举考试乃是今年朝廷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科举一事,乃是女帝登基前我们向天下学子许诺的大事,岂可轻易更改?”

    “如此失信于人,岂不是自毁民心社稷?”

    苏曜语气坚定,目光如炬地看向卢植。

    卢植叹了口气,荀彧赶忙劝道:“大将军,太傅并非有意阻挠改革与科举,实在是朝廷财政困窘,难以支撑啊。”

    确实,这并非有意阻挠,眼前的困难是实打实的。

    “官制改革可以逐步推行,但是科举考试却必须要照常举办!”

    苏曜一甩手,斩钉截铁:“人手不够,就动员学子和百姓们做志愿者,物资不足,就找商人们募捐周转。”

    “用荣誉激励学子和百姓,对商人则允许承包部分项目,给他们留出广告位宣传。”>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