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将25亿米元,最后一笔10亿米元我保证在两年的期限内汇入。”<br><br>到了这个数目的资金,麻烦就麻烦在了这里。<br><br>风险都比较大,谁也不敢保证是不是能把钱完全汇入公司。<br><br>好在阿里江皓有信心,知道这两年内财务状况差不了。<br><br>真要是到了后世各大集团开始裁员,股市萎靡的境况,这笔融资他可能就得在时间上多做考虑。<br><br>与马总这位领投方完全敲定后,后续的融资事项就简单的多。<br><br>腾讯与百度这两方最终也是以480亿米元的估值,各吃下1.5%的股份。<br><br>至于资本方那块,是由张静做先期沟通。<br><br>等到江皓到的时候,已经吵的不可开交。<br><br>估值上都比较明确,尤其是马总的500亿米元估值一亮,其实他们这几家都默认这个价格。<br><br>唯有份额上吵的比较凶。<br><br>毕竟光BAT三家就拿了13%的股份,剩下7%的股份,目前还留着的资本公司共11家。<br><br>这就难搞了,总不能一次融资连1%的份额都拿不到吧?<br><br>这其中意见最大的还是贝莱德资本。<br><br>作为全球的最大资本之一,并且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资本管理。<br><br>上一轮海鲸的B轮就是由于看不到海鲸的预期,包括高昂的估值最终放弃。<br><br>如今自然是后悔!<br><br>在估值上可以让步,给更高的估值,但想要在份额上占的多些。<br><br>希望能尽量弥补在B轮融资上错过的失误决策。<br><br>资本公司之间也是术业有专攻,有些专攻风投,有些专攻二级市场。<br><br>在风投的领域,哪怕强如贝莱德资本同样很难有红杉,IDG,高领等几家的眼光与魄力。<br><br>几家相互之间商量后自然还是无果。<br><br>某些投资,都是行内的能够相互退让一步。<br><br>但在切实的利益,尤其是海鲸科技这家未来潜力无限的公司面前,终归是无法得到让步。<br><br>最终还是几家靠价格说话。<br><br>“550亿米元,我就要4%!”<br><br>在资金上贝莱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