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是西胡野蛮人吗?他不学无术,顽劣好色,这样的人怎么能接上范闲的诗呢?怎么能呢?”
柔嘉郡主拿出自己的珍藏-——靖王世子诗会时范闲的手稿,看看楚平生,再看看退无可退的范闲,脑子都快炸了,难不成庄墨韩说得没错,范闲的才情都是假的,所有诗词全是抄的?而且范闲会的,楚平生也会?
叶灵儿不爱诗词,但此时此刻,却也知道她和范若若被楚平生坑了,这家伙远不像表面展露的那样,是个没有上进心,没有丝毫才情,只是凭借其师父之名在京都城骄奢淫逸,为所欲为的家伙。
只有林婉儿,算是相对平静的一个,因为她并非因为诗词与范闲结缘,此刻只是很奇怪,楚平生为何有此学识。
过道两侧的文官和外使们也是差不多的心思,俱震惊于楚平生的表现。
范闲说他梦入仙界,难不成楚平生也梦入那个地方,记下这些令人赞叹的诗词?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文人,梦里所得,事后书录在案,无论诗词文章,自可说他所有。
那如果两个人梦得同样的诗词文章,那这算谁的?是抄袭!没错,只要不是一人独享的资源,谁用谁就是抄袭,除非俩人都不用。
辛其物的小肉眼三转两转,猛一拍手,仔细回忆一下楚大人说得话,楚平生……根本不似坊间流传那般野蛮粗鄙。
记得有次陪他去郊外找人,看到一位行商与妻子作别,他脱口而出“愁是离人心上秋。”
有一次在鸿胪寺参观,讲起前前前朝一位将军的事迹,他曾感慨“一失足成千古恨”。
还有一次在礼宾院说话,忘了聊起什么,他说在座三人,你、我、忘忧君——他管酒叫忘忧君。
“贫贱夫妻百事哀”,“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似这样的言辞还有很多,没文化能说出这样的话?也不过是庆人对西胡的印象作祟,再加他的蛮横不讲理,荒淫无度,进而给大家一个错觉,认为他配不上太子太师的头衔,配不上晨郡主的才貌,配不上皇帝对他的恩宠。
大殿上首,李承乾瞟了一眼面沉如水的二哥,嘴角微弧。方才李承泽在他们的父皇面前力荐范闲主持春闱,如今闹出这般动静,脸应该很烫,内心应该十分煎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