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改革?”<br><br>短短的四个字让顾思年与第五南山极为震惊。<br><br>要知道他不过是翰林院一个从六品的修撰,改革税法别说是他,就算是六部尚书坐在一起都得讨论个一年半载。<br><br>但顾思年并不觉得顾书砚在信口胡诌,他更关心的是怎么改:<br><br>“你来说说,这个税法该怎么改?”<br><br>“很简单。”<br><br>顾书砚平静地说道:<br><br>“取消人头税,将现有人丁数量全部分摊到田亩中,统一征收田赋!<br><br>田赋不再以实物缴纳,改成缴纳白银。<br><br>清丈全国土地,根据土地肥沃、收成情况分别制定收税比例。<br><br>徭役也是一样,每县每年该征召多少徭役折算成银两,再平摊至每家每户。<br><br>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取消各种实物纳税,朝廷只收取白银!”<br><br>“取消人头税、统一缴纳白银?”<br><br>顾思年目光闪烁:“我想听听这么做的理由。”<br><br>顾书砚缓步轻移,娓娓道来:<br><br>“取消人头税,平摊至全国田亩中,以后新增人丁便不再收税,这可以大大减轻贫民百姓的压力。<br><br>从短期来看,朝廷的收入是略有减少;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国内人口增长,人口多了能够开垦的荒地就多,久而久之国力自然强盛。<br><br>田赋不再缴纳实物,各种税收统一折算成白银收取,可以大大减少在转运、发放途中的损耗;更可以杜绝各级官吏徇私枉法、中饱私囊。<br><br>一石粮你可以说他成色不好,再多要一斗,但一两银就是一两银,谁也不敢为难百姓。<br><br>至于徭役就更简单了,百姓们交银子充抵自己该服的徭役;官府收取税银,再花钱雇人为朝廷干活。<br><br>这样一来,愿意种地的就种地,愿意为衙门干活的就做工换取工钱,可以大大提高百姓们做工的灵活性,更能杜绝基层县衙肆意征用民夫的现象!<br><br>……”<br><br>顾书砚手舞足蹈、慷慨激昂地陈述着自己对税法改革的想法,一条条策令的好处与坏处被他分析得明明白白。<br><br>这位翰林院的从六品小官,俨然胸怀天下百姓。<br><br>从顾思年与第五南山凝重又欣慰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两人很是认同顾书砚的这些想法。<br><br>最后,顾书砚伸出手掌在空中轻轻一挥:<br><br>“我将此举称之为合银法。<br><br>此法若是能顺利推行,天下万民受益,我大凉必将强盛、国力大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