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元年春<br><br>北凉道经略使府正式推行合银法,将人头税、田赋、徭役合并一处,均分至各县田亩。<br><br>从今年开始,北凉百姓不需要再向官府缴纳粮食、谷物、稻草、桑麻等农作物,他们只需要将其卖给商户、换取银两,再缴纳白银或者铜钱给县衙即可。<br><br>而官府需要用粮、用草、用布则会按市价从商户手中购买,同样的,征召民工服役也会付给工钱。<br><br>如此一来,会大大减少农作物在储存、运输中的损耗,也能杜绝基层官吏的盘剥,于国于民都是好事。<br><br>推行合银法的第一步,自然就是清丈各县田亩,明确耕地数量。<br><br>不出意外,这一步的推行遇到了极大的阻力。阻力来自原有的地主、富农阶层。<br><br>因为这些人的地是最多的,不含此前隐瞒不报的农田,光是多出来的人头税与徭役也得让他们缴纳比以前更多的赋税。<br><br>各地闹事的地主富农层出不穷,经略使府在北凉王的支持下以强硬手段,开始推行合银法。<br><br>因为任何明眼人都看得出,只要合银法推行成功,将会万民受益、国家受益!<br><br>经略使府与各地的官吏忙成一团,顾思年也起程离开凉州,来到了幽州城。<br><br>幽州城头<br><br>顾思年穿着一身轻便的黑色长衫,手掌轻轻抚摸着古老的墙砖,任由春风拍打着自己的脸颊。<br><br>视线远眺,依稀能够看见那条自幽水分流而出,一路蔓延、穿城而过的都陵堰。<br><br>当初水淹幽州之后,墨家就带着民夫重新疏通了水渠、堵住了缺口,让江水能够更多地灌溉两岸农田,也算是物尽其用。<br><br>“王爷,您怎么突然到幽州城来了,下官有失远迎,请王爷恕罪!”<br><br>一名中年男子步履匆匆的走到顾思年身后,很是恭敬地弯腰行礼,绣着云雁的四品文官官袍穿得板板正正、不见一丝褶皱。<br><br>余季平,新任的幽州刺史,由吏部选拔过来的他算是顾思年不怎么熟悉的那一批官员。<br><br>不过从他的出事风格来看带着一州刺史该有的严谨、也没听说有什么劣迹,至少现在顾思年对他还算满意。<br><br>“呵呵,余大人客气了,不必拘礼。”<br><br>顾思年轻手扶了他一把,笑道:<br><br>“大人不辞辛劳、离家千里入凉为官,本王这不得过来看看?”<br><br>“都是为朝廷效命,臣等既是君禄,吃点苦是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