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祁朗苦笑着开口道:<br><br>“余大人,您既然都这么说了,小人们也不敢隐瞒,只能实话实说。<br><br>我们也有难处,那些土地虽然记在咱们名下,但这些年燕人迫害加之战乱,许多青壮农夫都跑了,大部分农田一直荒芜,无人耕种,并没有收成。<br><br>如今这些田亩要缴纳这么多的税赋,实在,实在是有些吃不消啊,还望刺史府宽容些。”<br><br>“是啊余大人,咱们辛辛苦苦挣点银子也不容易,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br><br>“王爷率兵入凉,咱们都是鼎力支持的,现在收这么多税,我们也很为难……”<br><br>有了祁朗这位老前辈带头,其余的富商乡绅也打开了话匣子,一个个都在诉苦,甚至还有人打起了感情牌,毕竟边军北伐的时候一部分人是出了些力的。<br><br>“你们的苦衷刺史府都明白,所以向你们收取的田赋是减免了的。”<br><br>余季平有条不紊地解释道:<br><br>“中原之地一亩地收多少赋税你们都知道,而我北凉道新立,近三年收取的田赋只有中原的一半,已经是减免过了。<br><br>你们说前些年没有收成我也知道,但县衙没有向你们收取往年的田赋吧?今年开始开垦田亩、春耕播种,到了秋天不又是一大笔收入?<br><br>诸位别忘了,自古以来种地收税那都是天经地义的,本官可没有为难你们半分。”<br><br>祁朗面带苦涩,低声嘟囔着:<br><br>“收取田赋咱们能理解,可是这所谓的人头税和徭役都均摊到全境的田亩中,咱们无形之中又得多缴纳许多税赋。<br><br>这,这是不是有些说不通了。”<br><br>“诸位掌柜的,话也不能这么说吧。”<br><br>余季平慢条斯理地说道:<br><br>“你们缴纳的人头税与徭役确实比寻常百姓要多,但那是因为你们的多啊。<br><br>穷苦百姓少交一百文,那就能让全家人每顿都多吃上一些粟米,果腹充饥,有力气干活养家。而你们多交个一两银子也无关痛痒,连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都算不上。<br><br>都是做大买卖的,总不会连这点小钱都计较吧?<br><br>本官的话也跟诸位讲清楚了,合银法是北凉王力主推行的新税法,不管如何都要推行下去,谁要是阻碍税法推行,这后果可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br><br>一语言罢,屋内寂静无声。<br><br>所有人都听懂了余季平语气中的警告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