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破晓,天色刚刚蒙蒙亮,梁三斗与梁老汉父子两就站在了家门口,穿戴整齐,腰背挺得笔直。<br><br>地上摆着整整齐齐四个竹筐、两根扁担,竹筐底部垫着麻布,里面装满了刚刚晒干的谷粒。<br><br>空气中有一股稻谷混杂着尘土的味道,若是达官显贵来了一定会觉得脏兮兮,但这种味道在庄稼人眼里却是倍儿香,因为这是丰收的象征。<br><br>老妇人与梁三斗的媳妇笑盈盈地整理着男人身上的衣袍,虽然是最普通的粗布衣裳,但她们仍希望父子俩体体面的走出门。<br><br>因为今天是个重要日子!<br><br>秋收结束,稻谷也晒干了,四个竹筐里装着足足两百斤,也就是一石粮,父子俩今天的任务就是将两百斤粮挑进城,卖给粮商换成银子。<br><br>按照市价,一石粮可以卖一两银子左右,足够今年需要缴纳给官府的田赋,还能剩下一些。<br><br>父子俩已经想好了,纳税剩下来的银子就不带回来了,在城里给两个妇人添置些新衣服,再买点肉食,要得好再打上两壶酒带回来。<br><br>劳作一年,总该犒劳一下全家人吧。<br><br>“路上要小心,你腰不好,慢些走,累了就停下来歇歇。<br><br>三斗啊,看着你爹,别让他逞强,反正路途不算太远,今天赶得上回来。”<br><br>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嘟嘟囔地叮嘱着,眼中既有忧心又带着喜悦。<br><br>“知道了娘,你就放心吧!”<br><br>“行了,唠叨这么多年了,还不腻。”<br><br>梁老汉笑了笑,拍了拍手抄起扁担:<br><br>“行了,时辰不早了,儿子,咱爷俩上路!”<br><br>“的嘞!”<br><br>父子俩一人一根扁担挑起了四个竹筐,老人的轻些儿子的重些,一前一后踏上了通往凉州城的路。<br><br>“一路小心!等你们回来!”<br><br>老妇人的喊声顺着秋风飘散,父子俩肩上扛着的不是粮食,而是一年劳作的收成和未来的希望。<br><br>这样的场景在云麓乡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有人挑着粮食出门,走出村口的时候大家还互相打着招呼,一起赶路,也好有个照应。<br><br>对云麓乡全村百姓而言,今天注定收获满满!<br><br>……<br><br>七八十同乡结伴同行,赶了快两个时辰的路总算是踏进了凉州城的大门。<br><br>梁三斗抬眼打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