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思年话锋一转:<br><br>“如今汪大人身死,按察司需要有人主事,郭大人一直这么颓废下去可不行啊。<br><br>本王需要你站起来,替我扛住这幅担子!<br><br>此案从头到尾的经过我已经拟成奏折,明天就要送给陛下,到时候我会向陛下举荐你为北凉道按察使。<br><br>希望郭大人不要让本王失望。”<br><br>“我?”<br><br>郭震愕然:<br><br>“王爷,下官这一两年可没少给您惹麻烦,更是得罪了一批军中武将,接着用我做按察使,您就不担心再出乱子?”<br><br>其实郭震已经做好辞官还乡的打算了,在他看来经历过这一次的事情,顾思年肯定要在提刑按察司安插两个听话的人了,怎么会举荐自己?<br><br>“郭大人每次办案都是有凭有据,秉公执法,何错之有?”<br><br>顾思年反问道:<br><br>“你好像说过这么一句话,按察司干的就是得罪人的差使,得罪人才说明干得好。<br><br>在北凉道,你可以踏踏实实当一个纯臣,朝堂上的党争与你无关,追求本心、埋头做事就行了。<br><br>当然了,若是你郭震现在害怕得罪人,本王可以不用你,大不了我换个人上来干。”<br><br>顾思年很坦然地看着郭震,表情完全不像是在说假话。<br><br>郭震愣了愣,心底突然升起一种遇到伯乐的感觉。<br><br>这位郭大人先是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袍,然后恭恭敬敬地弯下腰肢:<br><br>“承蒙王爷不弃,下官愿在北凉道效命!<br><br>另外,下官会将此案的详情写成奏折,如实禀报陛下。”<br><br>再说下一句话的时候郭震的表情落寞了许多,因为他的折子一写,就坐实了汪从峰的罪名。<br><br>虽说心中对汪大人有敬意,但他是按察副使,只能秉公执法。<br><br>“嗯。”<br><br>顾思年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瞄了一眼桌上的酒壶:<br><br>“怎么着,郭大人还喝不喝了?需不需要本王让人再送两壶好酒来?”<br><br>“不喝了。”<br><br>郭震用粗糙的手掌狠狠搓了搓脸颊,瞪着眼睛说道:<br><br>“从今以后,滴酒不沾!”<br><br>“好。”<br><br>顾思年转身离去:<br><br>“走了!<br><br>希望下次再过来的时候,提刑按察司能恢复往日的模样,不要死气沉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