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所有开口说话的人都在反对此事,就好像商议好了的一样。<br><br>礼部尚书宋慎如忍不住站了出来:<br><br>“诸位大人谬矣!<br><br>既然合银法在北凉效果显著,那在全国境内推行定然也是利国利民的,既然是利国利民之举,花费的人力物力再大又何妨?岂能一言以蔽之!”<br><br>“哎,宋大人不要急嘛。”<br><br>吏部尚书司马羡轻笑道:<br><br>“朝堂议事各抒己见,臣倒是觉得各位大人说得不无道理,如今战火刚刚平息没几年,国内刚刚稳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br><br>若此时推行新税法,恐怕又起波澜啊。”<br><br>“尚书大人说的是,推行新税法定会引起许多波澜。”<br><br>顾思年突然插了一句嘴:<br><br>“定然有不少豪门商贾、贪官污吏吞并了百姓的农田,至今都没有登记在册,成了私田,无需缴纳税赋。<br><br>若是强推合银法,这些家有私田的人就需要缴纳更多的田赋,自身利益大大受损,定会跳出来阻拦合银法的推行!”<br><br>顾思年用一种古怪而又讥讽的目光看着司马羡以及那些个大臣,似有深意。<br><br>“王爷,您这是何意?”<br><br>司马羡的眉头微微一皱:<br><br>“难道你的意思是众位朝臣都侵吞了百姓的私田吗!”<br><br>“哎,我可没有这么说。”<br><br>顾思年一本正经地说道:“臣只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在北凉推行合银法时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麻烦。<br><br>我相信诸位大人绝没有侵吞百姓一亩田地!”<br><br>“你!……”<br><br>“好了,朝堂议事,没必要急头白脸的。”<br><br>尘尧平静的说道:<br><br>“太子,你乃国之储君,此事你怎么看?”<br><br>一直躬身在策的尘洛昭缓步行出,沉声道:<br><br>“父皇,按北凉王之言,合银法确实利国利民,若是顺利推行定能使我大凉国力大增!但其他大人说的也没错,两税法毕竟是祖制,贸然更改恐引起民心骚乱。<br><br>儿臣觉得,此事或可暂且搁置,待好好商议谋划之后再作定夺?”<br><br>尘尧的目光眯了起来,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br><br>“那就依太子之言,此事再议。”<br><br>“退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