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br><br>“妈的,简直是个王八蛋!”<br><br>顾思年气得破口大骂:<br><br>“这么大的灾情,竟然没有呈报任何奏折到陛下手里,仅有的消息也被太子和司马羡压了下来,整整耽搁了近两个月的时间。<br><br>两个月啊,绥庆道得多死多少人!<br><br>这些混账!”<br><br>顾思年怒气冲冲,堂堂太子和吏部尚书竟然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一心只有私利!<br><br>“王爷消消气,事情已经发生,咱们发再大的火也于事无补。”<br><br>第五南山耐心地说道:<br><br>“好在此行是沈大人跟着一起去的,到了绥庆道就立马向受灾的十几个县派去了精干吏员,着手赈灾。沈大人救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驾轻就熟,想来灾情能尽快控制住。<br><br>至于蔡大人,已经在查修堤贪腐案了。”<br><br>“噢?修堤贪腐案?”<br><br>顾思年微挑眉头:“蔡大人刚到不久已经确定有人贪腐了吗?”<br><br>“没错。”<br><br>第五南山冷声道:“据蔡大人说,整条绥澜江大堤决口的不是一处,而是有五处。若说连日暴雨加上某处泥水淤积导致冲垮了一段大堤可以理解,可是五处同时决口,只能说明整条大堤皆是粗制滥造。<br><br>三百多万两白银,花得不明不白啊~”<br><br>“果然被我们猜中了。”<br><br>顾思年的眼眸中闪过一抹阴狠:“若是我猜得没错,修堤贪腐案一定与杨仁清、阎康两个人有关。”<br><br>一个是绥庆道经略使,一个是当时修堤的督工,银子都是从他们手上花的,这两家伙要是没贪污就怪了。<br><br>“恐怕远不止这两个人啊,修筑大堤事关沿岸十几个县,这些县的官吏就没问题吗?”<br><br>“你是说他们都参与了这次贪腐案?”<br><br>顾思年目光一变,若真被第五南山猜中,只怕绥庆道的官场要来一场大地震了。<br><br>“不敢说全部,但一定不少。”<br><br>第五南山冷声道:“绥庆道地处江南,官吏大多从本地提拔,与当地世家之间关系极好,根深蒂固,就没什么他们不敢干的事。<br><br>这次蔡大人过去一定会捅马蜂窝的,他这个铁面无私,怕是不会顾及那些江南世家的脸面。”<br><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