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了,反了,全都反了!”<br><br>跪满了文臣武将的天阙殿让尘尧几近癫狂,破口大骂:<br><br>“你们这是造反,全都是乱臣贼子!只要你们现在退下,朕可以既往不咎!”<br><br>“还不退下!”<br><br>任凭尘尧如何斥责,满殿朝臣都纹丝不动,鸦雀无声,这是他当皇帝这么多年来最无力的一次。<br><br>司马仲骞与司马羡坐在位子上没有动,老人的眼眸中多出了几分昏暗,他知道此事一出,司马家绝逃不拖关系。<br><br>还有尘洛熙,他整个人都傻了。<br><br>平陵王如果是蒙冤被杀,那顾思年岂不就无罪了?自己想靠这桩案子扳倒太子的可能性荡然无存。<br><br>其实他知道尘尧身边缺人,但他不敢站出来,他怕两侧的天策卫一刀就把自己给捅死。<br><br>“陛下,陛下您消消气,龙体重要。”<br><br>这种时候只有高渝与小全子还陪在皇帝身边,不停地劝说息怒。<br><br>“嘎吱~”<br><br>厚重的殿门缓缓推开,一张熟悉的面庞出现在了皇帝的眼中,一步步穿过人群,最终站在了尘岳的面前。<br><br>“你,你怎么出来了!”<br><br>尘尧气的嘴角都在哆嗦,来者不是旁人,正是北凉王顾思年!关在天牢中的他竟然好端端地站在了天阙殿上。<br><br>尘尧知道,此时此刻估计整座京城都不受控制了,哪怕他们真要造反,自己也没有反抗的能力。<br><br>顾思年没有下跪、没有行礼,负手而立站在殿中,面无表情地缓缓道来:<br><br>“庆历十五年,先帝驾崩,唐王尘黎举兵造反,封锁皇城,伪造先帝遗诏,想要灵前继位,并杀害还是太子的您。陛下被乱军所围,命悬一线。<br><br>是平陵王率三百亲兵杀入宫城,将陛下救出东宫,面对叛军的重重围困,平陵王身先士卒,杀出一条血路将您送至城外军营,一战身中四刀,血流不止!<br><br>至城外军营以后,平陵王振臂一呼,拥立陛下继位,并调集京军主力平叛,镇压反贼。京军与叛军在京城内外血战两昼夜,最终平复叛乱,力保陛下登基。<br><br>此一战平陵王战至力竭,晕厥与血泊之中,数日方醒!<br><br>祥庆二年,陛下刚刚继位没多久,京城周边乱民山匪作乱,伙同反贼余孽杀入京城,五军都督府先后有三名左右都督被叛军所杀,是平陵王率京军平叛,力战匪寇,保京师无恙。<br><br>祥庆五年,边关告急,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