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等部件构成,主播手指的地方就是传动部分。”<br><br>“机架是机器的支柱,支承着台板和脚踏板。”<br><br>“使用时操作者踩动脚踏板,通过曲柄带动皮带轮的旋转,又通过皮带带动机头旋转。”<br><br>“缝纫机上的附件包括机针、梭心、螺丝刀、油壶等,这些东西都是附赠的。”<br><br>话音刚落,大家无不惊叹连连,纷纷佩服后世人的脑瓜子聪明。<br><br>也不知道后世人是怎么想到的,居然能做出这么复杂的缝纫机。<br><br>这缝纫机的复杂程度看起来,可要比他们使用的纺织机复杂多了。<br><br>各朝的商人听得着急,缝纫机的构造一看就看到了,他们最想知道的是缝纫机的工作原理。<br><br>只有知道缝纫机的原理,他们才有可能研制出缝纫机。<br><br>一些匠人目光死死盯着机头,他们知道,缝纫机的核心就在机头。<br><br>可偏偏他们只能看得到外表,看不到里面的工作原理。<br><br>各朝不管是商人,还是匠人,他们都想询问主播缝纫机的工作原理。<br><br>可他们又没有这个胆子,毕竟他们朝代的帝王将相都看着呢。<br><br>就在他们这些人干着急时,明朝的科学家宋应星主动向主播询问。<br><br>宋应星:主播,请问一下缝纫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我想把缝纫机记录在《天工开物》里面。<br><br>对于编撰出《天工开物》这样巨著的科学家,苏晨是非常尊敬的,当即就给出了答案。<br><br>“缝纫机原理是线圈缝合,最简单的线圈缝合是链式缝合,缝纫机会在线的后面用相同长度的线打环。”<br><br>“衣物位于针下面的一块金属板上,用压脚固定,每次缝合开始时,针穿过织物拉出一个线圈。”<br><br>“一个做线圈的装置在针拉出前抓住线圈,该装置与针同步运动。”<br><br>“一旦针拉出织物,送布牙装置就会将织物往前拉。”<br><br>“当针再次穿过织物时,新的线圈将直接穿过前一个线圈的中间。”<br><br>“做线圈的装置会再次抓住线,围绕下一个线圈做线圈。”<br><br>“这样,每个线圈都会把下一个线圈固定到位。”<br><br>“缝纫机的动力来自踏脚板,使用者将双脚放在板上,然后脚一重一松地均匀运动,带动旁边一个套着皮带的铁圈匀速运动,再转换成上面的针头上下运动,穿在针头的线与底线一起随着缝制的布面上推移,两块布便缝合在了一起。”<br><br>主播说完,各朝的匠人听得一脸懵逼,没有听明白。<br><br>主要是主播所说的太空洞,全凭想象,他们无法理解。<br><br>宋应星若有所思,好像明白了什么,可那层窗户纸依旧没有捅破。<br><br>他本就擅长各种物件的工艺制作原理,要不然也不会编撰出《天工开物》。<br><br>他一边听着主播讲述,一边看着主播面前的缝纫机,渐渐有些感悟。<br><br>可由于主播说的太干涩,再加上他也看不到缝纫机内部的运转模式,所以听得一知半解。<br><br>宋应星:主播,你刚才说的,我没有听明白,能讲得明白一些吗?<br><br>不只是宋应星有这样的疑问,很多人也有同样的疑问,趁着这个机会向主播提问。<br><br>李世民:主播,可否说得清楚些,这缝纫机是好东西,朕想让大唐家家户户都能使用缝纫机。<br><br>苏晨见状,有些为难。<br><br>他对这些也不太明白,只知道其中一个大概而已。<br><br>“大家等一下,主播给大家找找有没有缝纫机工作原理的视频。”<br><br>苏晨说完,当着大家的面就开始查找起来。<br><br>缝纫机的构造并不复杂,只需要知道其中的工作原理。<br><br>他相信凭借着古人的智慧,是完全可以制作出缝纫机的。<br><br>缝纫机是中国七八十年代结婚必不可少的家庭大件,他也希望各朝古人家家户户都能使用上缝纫机。<br><br>他今天售卖的缝纫机并没有多少,远远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br><br>这个时候,就需要靠各朝自己的工业制造能力了。<br><br>“视频找到了,大家有需要的可以拿出纸笔记录一下,假以时日大家肯定也能制造出来。”<br><br>各朝古人听到这里,脸色一喜,一些机灵的人已经随时做好记录准备工作。<br><br>【天才设计!缝纫机是怎么工作的?】<br><br>【发明缝纫机的人真是个天才。<br><br>我们知道在用手工缝补时,需要从上面穿过,再从另一面拉出来。<br><br>可是我们看到缝纫机的动作只是从布的一面穿过然后收回,那么这些线是怎么固定在布上的呢,而且速度非常的快。<br><br>我们都知道每一根针都有一个针眼,自古以来就是如此。<br><br>直到1755年,一个叫查尔斯的人可能是觉得这样缝纫太繁琐。<br><br>于是就创造了一种两头都有针尖且针眼移到了下面,这样就不用在反复翻转针头了。<br><br>令人意外的是,这种针至今仍在缝纫机上使用。<br><br>但是这里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即使针眼的一头也能穿过缝织物。<br><br>但是当我们把针拉出来时,线也会跟着出来。<br><br>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我们只需要在针穿过缝织物时,在下面留出一个线圈。<br><br>等下一次针脚落下时,同时也穿过这个线圈,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环,连续几次下来就形成了一条针脚链。<br><br>这种技术就被称为链针,也是第一类缝纫机使用的缝纫方式之。<br><br>但是在机器上,如何才能在下面留住线圈呢?<br><br>这在1857年几乎同时出现了两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br><br>其中一个设计是在机器下面加了一个钩子,当针穿透缝织物并将线带下去。<br><br>然后随着针的上升,针眼和缝织物之间的线变短,并形成一个小凸起的线束。<br><br>正好在这一瞬间,尖锐的钩子勾住了这个凸起的线束,并将其拉成一个线圈。<br><br>而当针下来时,钩子向后移动,针就可以穿过这个线圈。<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