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21章 道家宗师庄子

第321章 道家宗师庄子

论。”

    “齐物论反映在人生智慧上,就是要我们超脱世俗观念的束缚。”

    “忘掉物我之别,忘掉是非之辩,达到无差别的自由之境。”

    “齐物的意思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按照庄子的看法,要想实现精神的绝对自由,就需要有齐物的四种认知,分别是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齐生死。”

    “这里的齐,可以理解为辩证统一的看待彼此、是非、物我、生死的意思。”

    “齐彼此是什么?庄子认为,凡物都存在对立面。”

    “如果从彼面看不到的话,从此面看则能看清楚。”

    “所以说,彼出于此,此出于彼。”

    “进一步说,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意思就是事物都是有两面性,没有彼此之分。”

    “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从单一的角度去认识整个事物。”

    “齐是非是什么?庄子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错。”

    “因为对错是非,都是建立在人的主观判断的基础上的。”

    “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

    “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

    “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

    “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

    “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

    “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庄子大概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绕,又举例子说。”

    “人睡在潮湿的地上会得风湿病,但泥鳅就不会。”

    “人爬到树上就会胆战心惊,而猿猴在树上则行走自如。”

    “所以,所谓的是非、善恶、美丑都是一样的。”

    “你又何必为成功而发狂,为失败而抓狂。”

    “又何必纠缠于是非成败,而争短论长。”

    “齐生死是什么?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与生也是以对方为依存的。”

    “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

    “生与死之间就像一条没有阻隔的大道,他们并没有起点或者终点。”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生于世间并不会更加欢喜,离开世间也不会觉得是祸患。”

    “而在《庄子》中记载说,庄子的妻子去世后,庄子不仅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

    “而庄子这么做并不是无情,这来源于他对齐生死的认知。”

    “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人生于自然,死于自然,这是一个归于大道的过程。”

    “历史上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岁,算是长寿之人。”

    “但是与活了几千年的大树相比,却是短寿。”

    “相比于朝生暮死的虫子而言,而夭折的孩子却算是长寿了。”

    “长寿短寿是相对的,生存与死亡也是相对的。”

    “活着的时候安时顺命,死了的时候淡然待之。”

    “人生若能不悦生不恶死,将生死置之度外,自然也就没有了生与死的烦恼。”

    “这样才是方外之人,才能达到逍遥之境。”

    “齐物我是什么?正确处理好物质世界与我的关系,关系到人如何安身立命。”

    “让庄子感到悲凉的是,人总是被物奴役,而不能驾驭物,这是人生不自由的根源。”

    “而真正自由的人生,就是要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与物同化于大道自然之中。”

    “庄子曾经做过一个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哲学味道的梦,他梦到自己变成一只蝴蝶,而梦中的蝴蝶却梦到自己变成了庄子。”

    “庄子醒来之后,不知道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了。”

    “从现实来看,庄子与蝴蝶当然不是一个人。”

    “但谁又能说人生的过程,不是一个美丽的梦境呢?不过是人不愿意醒来而已。”

    “在这个美丽的梦境中,庄子与蝴蝶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这也隐喻着真正理想的境界是人与物融为一体,人不再受物质世界的限制而实现了无所待,这样的人生才是自由快乐的。”

    刘彻:庄子《齐物论》的高深智慧,是解决世人纷争的方法。

    如果要在圣贤中找一个智慧通天的人,他相信很多人一定会选择庄子。

    当然,用智慧通天这个词,未免显得不沉稳。

    但他认为,这是对庄子最好的定义。

    在庄子哲学思想中,涉及到辩证思想等较多观点。

    无论世人从那一个观点进入,都能够一窥庄子哲学的宏大与深邃。

    可以说,在众多哲学家中,能像庄子这样洞察人性、万物以及世界本相。

    且能够将其准确描述出来,并找到终极性解决方案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齐物论》是《庄子》的第二篇,第一篇是《逍遥游》。

    据说,庄子在写完逍遥游后,心境非常敞开,享受到了精神逍遥带来的愉悦感。

    庄子也希望更多的人达到自己的这个境界,共享这种高级享受。

    但庄子发现世人精神被束缚在各种是非、概念之中,要达到这种境界。

    首先要解决掉这些学派纷争造成的困惑,于是写了《齐物论》。

    在《齐物论》,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事物之间在根本上并没有彼此之分,而且是相互依存的存在。

    所谓齐物,就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

    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在《齐物论》的开篇,庄子通过一个能够吾丧我的高人南国子綦与学生的对话。

    道明了一个道理,事物不同,所发出的见解不同。

    庄子首先通过南国子綦的口,提出了人籁、地籁、天籁的世界本相。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摄政王的小祖宗又美又飒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邪灵战神幻境西游民国:卧底成了军统大哥重生八零当首富,撩夫致富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