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07章 花墨黄月英

第407章 花墨黄月英

《道德经》,《孙子兵法》,《鬼谷子》,《吕氏春秋》,《九章算术》等这些晦涩难懂的书了。

    她还跟司马微先生学习了她非常感兴趣的奇门,兵法。

    还是一个有着狭义心肠的小姑娘,常会帮助左邻右舍做一些力能所及的事。

    黄家湾久旱干雨,因地干枯,无法耕种。

    黄月英见父亲如此忧虑,便想为父亲分担。

    于是她就带着她丫鬟一起去考察,站在汉江岸上,想着怎么样才能将汉江水引入田间。

    她看见一个老农在河边挑水,拿着两个葫芦瓢交替往水桶里面倒水。

    于是她灵机一动,若将很多葫芦瓢连接起来,中间装上轮。

    这样摇动起来,低处的水就能不断地流向高处了。

    于是她马上叫来木匠,经过反复构思,就做出了历史上第一辆汲水车。

    为了让村民们更了解它的使用方法,她分别进各村给村民们讲解。

    因为有了汲水车的出现,黄家湾虽然干旱,但是却大获丰收。

    因此,汲水车在荆州一带得以广泛运用,而黄月英的名声也因此传播开来。

    冬去春来,岁月更迭,黄月英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刚过及笄之年的她,身形高挑,聪慧多才,有着这个年龄的女子少有的沉静和睿智。

    平日里她言语不多,但凡开口,便自自珠玑。

    黄月英不仅智谋超群,而且还心灵手巧。

    她自创的黄酒茅庐春,味道香醇厚。

    一经问世,便深得众人喜欢,还亲自传授他们酿酒的工艺和心得。

    自此襄阳茅庐春,黄酒便在整个荆州传播开来。

    前有水车,木马,会做活的木头人,后有酿酒,酿醋。

    这一系列的重大发明,十六岁的黄月英在襄阳早已经声名鹊起。

    不过大多数人都只闻其名,不识其人罢了。

    少女时期的黄月英遭到了她母亲蔡氏的逼婚,但是她坚持己见。

    母亲看她态度坚持,也无可奈何。

    因为她知道自己女儿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也就不再勉强她了。

    十九岁的黄月英,同她年龄大的女子都已嫁为人妇了。

    但是她还是每日里读书,写字,研习兵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惬意又自在。

    二十岁的黄月英,完全是一位聪慧绝伦,样貌不凡的女子。

    她眉目间颇有些英武之气,皮肤要比一般女子略黑。

    黄月英跟着父亲和水镜先生,学习了很多高深的兵书阵法和奇门遁甲。

    她会做精巧的木工机械,家里能走会叫的木狗,能推磨的木头人,会托运东西的木马,皆出自她手。

    琴棋书画,茶诗酒花这些基本的技能,她更是无一不精。

    至于寻常女子们学的绣花厨艺她虽不热衷,却也学了一些。

    算不上十分出众,却也能从容应对。

    她甚至还跟着家里的护院头目学武功防身,寻常一两个普通人根本进不了她的身。

    不爱红妆爱男装的她,将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学习成长上。

    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在动荡的乱世里,活得恣意又张扬。

    也是因为黄月英对自己婚姻观的坚持,获得了与诸葛亮相守终身的美好爱情。

    “诸葛亮经常手里拿着有一把鹅毛扇,无论刮风下雨他一生都不曾离手。”

    “原来诸葛亮刚刚迎娶黄月英那会儿,黄月英就送给诸葛亮一把鹅毛扇。”

    “黄月英解释夫君德才兼备,抱负远大,可有一个弱点。”

    “那就是每当跟父亲谈论天下大事及自己的志向时就喜形于色,充满自信。”

    “可当谈到曹操、孙权时却又眉头紧锁,甚为忧虑。”

    “送鹅毛扇是希望夫君能适时遮挡自己的面部表情,千万勿使旁人知心中所想,如此方能成就伟业。”

    “从此之后诸葛亮南征北战,羽扇从未离手。”

    “无论是六出祁山,还是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生死存亡之际。”

    “他总是轻摇羽扇,波澜不兴,胸有成竹,胜算在握。”

    “这不仅是他遮挡表情的道具,同时更是他对妻子深深思念的寄托。”

    “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极乐轮回我叫宇智波斗焕,打的村民直叫唤灭世洪水,我在浮萍之上建桃源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诡三国关东巡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