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41章 诗魔白居易

第441章 诗魔白居易

    他,号称诗魔,16岁凭一首诗名动京城。

    他,写诗力求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他,忧国忧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是情痴,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他是挚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他,就是苏东坡的偶像,人称长恨歌主,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白居易。

    白居易作为文坛巨星,留下了众多传颂至今的不朽篇章。

    提起白居易,可谓是妇孺皆知。

    他的不少诗作也是被收录进了教科书,成为了当代学生分析和研究的榜样。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作为大文豪的白居易除了我们印象中的风度翩翩,还有着另外一番模样。

    白居易曾经在新婚燕尔之际,为妻子挥笔写下了一首动人的情诗,令唐朝百姓纷纷赞赏。

    然而,这首诗作放在当下,却引起了众多女性的反感,谴责白居易的做法分明就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

    “唐大历七年,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县的一个小官僚家庭,家族总排行二十二。”

    “次年五月,白居易的祖父白锽在长安病逝,两岁的白居易跟随父亲白季庚回家丁忧。”

    “白居易自幼聪慧过人,五六岁时开始学习作诗,九岁时能够通晓音韵。”

    “建中三年,由于淮宁节度使李希烈联合平卢节度使李纳割据作乱,汝州和郑州一带遭到侵扰。”

    “白居易全家搬离新郑而迁往白季庚的任所徐州,次年为避战乱又迁往越中。”

    “唐贞元二年,白居易十五岁时为考取进士做准备,后带着自己的文章到长安投靠著作郎吴人顾况。”

    “善写文章但性格浮薄的顾况看到白居易的文章后,对其加以赞叹和礼遇。”

    “唐贞元七年,白居易从越中回到宿州符离埇口的私邸,期间与好友交游勉励并勤奋学习以准备科考。”

    “三年之后其父白季庚病死于襄州别驾的任上,白居易草草完成父亲的后事之后到符离守丧三年。”

    “唐贞元十四年,白居易和外祖母、母亲带着全家迁往洛阳居住后独自下江南。”

    “次年参加宣州州府考试被宣州刺史崔衍录取,并获得乡贡的资格以赴京参加进士考试。”

    “唐贞元十六年,在礼部待郎高郢主持下,白居易参与科举考试。”

    “以《性习相远近赋》《玉水记方流诗》、策问五道顺利通过殿试,获第四名,赐进士及第。”

    “之后他利用守选的机会东归洛阳、符离等地省亲,并于贞元十八年参加吏部候选。”

    “次年春在吏部侍郎郑瑁瑜主持下参加书判拔萃科的考试,与元稹、崔玄亮等同登第并授与正九品上的秘书省校书郎一职。”

    “唐顺宗永贞元年,六十四岁的唐德宗李适驾崩而做二十五年太子的李诵继位。”

    “即位之初顺宗任用柳宗元、刘禹锡等官员发起永贞革新,意图反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强化中央集权。”

    苏轼:白居易出生在一个中小官僚家庭,从小几乎是吃穿不愁,生活有滋有味。

    但是随着战争的到来,这种安稳的现状便被打破了。

    藩镇李正将河南地区搅得民不聊生,当地的百姓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其中自然也包括白居易一家。

    在白居易两岁的时候,其担任巩县令的祖父去世。

    紧接着,白居易的祖母也因为伤心欲绝病故。

    之后,白居易的父亲便担任了徐州彭城县的县令。

    并且因为坚守徐州有功,很快就被提拔为了徐州别驾。

    为了保护家人免受徐州战事的困扰,白居易的父亲将其送到了宿州生活。

    得益于此,白居易也算是过了一个较为安稳祥和的童年。

    因此,白居易在其很小的时候便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三岁开始识字,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朗诵诗文。

    也许是天赋异禀,年幼的白居易在文学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创作力。

    白居易在他年仅十六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可见,白居易的文学天赋之高。

    随着年龄不断地增长,白居易也像当时的很多文人骚客一样,有着为百姓、江山社稷作出一番贡献的远大理想。

    因此,白居易也是义无反顾地踏入了官场。

    凭借着出众的才识,他很快便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终于在白居易三十六岁的时候,他成功晋升为了翰林学士。

    成为了皇帝身旁的名人,令众人艳羡。

    这个时期无疑是白居易仕途的巅峰时期,经常出现在皇帝的身边,深得皇帝的信任。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让你重生弥补遗憾,你却霸占校花不是吧君子也防重生后,成了渣老公的白月光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巨龙:龙界老爹绑我去当兵,全军求我当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