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07章 诗中之龙张仲素

第507章 诗中之龙张仲素

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关盼盼表达了对张尚书的思念比地角天涯都长。”

    苏轼:唐朝有一位诗人,非常擅于描写思妇心情,他就是与白居易有过唱和的张仲素。

    由于他的诗文赋俱佳,所以当时把他和王涯、令狐楚三人合称为三舍人。

    张仲素的乐府诗、边塞诗写得都不错,但是最让他出名的却是闺怨诗。

    张仲素的闺怨诗精准地把握了思妇的心情,通过细腻地描绘刻画,达到了委婉动人的效果。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孤独的女子在月光之夜,听着滴水的丁丁声和秋虫的鸣叫声、看着天空中的漫漫云彩和不时露出的月亮。

    她越发思念守卫在边疆的丈夫,她进一步想到还没有给丈夫寄去御寒的衣服,因而祈求上天不要降霜。

    征衣未寄莫飞霜这一句,将这位女子对丈夫深深的爱、绵绵的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关盼盼是徐州节度使张愔的宠姬,在张愔去世后,关盼盼在燕子楼为他守节十多年。

    张仲素是张愔的部下,白居易曾受到张愔的热情接待,对关盼盼都很有印象。

    这首诗是张仲素和白居易写关盼盼的三首唱和诗之一,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这一名句,将关盼盼对张愔的深情描写的何等感人。

    张仲素最著名的一首闺怨诗应该是《春闺思》,这首诗通过刻画一位军嫂在春天采摘桑叶时的一个经典动作,展现了军嫂对丈夫的一往情深。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自古以来,渔阳就是历代朝廷与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的边陲要地,常年重兵把守,战事频繁。

    因此,诗人们常用渔阳指称边境征戍之地。

    这是一首描写军嫂在春天里思念军人丈夫的闺怨诗。

    春天来了,城墙边的杨柳婀娜多姿,小路旁的桑树嫩叶青青。

    一位军嫂提着竹笼忘记了采桑叶,她在重温昨夜到渔阳与丈夫相会的美梦。

    诗的首联紧紧扣住一个春字,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刻画出一派郊野春光图。

    袅袅的意思是纤长柔美貌,展现了春天杨柳吐绿,枝条婀娜多姿的意态,青青描绘了桑叶嫩绿喜人的颜色。

    这两个叠词的运用既描绘了春天的春意,又渲染出军嫂心中的春意。

    后两句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蚕事渐忙的时候,女子们一起提着竹笼到郊外采摘桑叶。

    一位勤劳的军嫂也跟着去了,但是她提笼忘采叶。

    她提着竹笼,却忘记了采摘桑叶。

    她站在桑下,却一动不动,很显然就是心不在焉。

    提笼忘采叶,这是诗中非常精彩的一句。

    这是描写女子怀念征夫的诗,意思是采摘那繁盛的卷耳,半天还没摘满一小筐。

    我在想念那心上人,把菜筐弃在大路旁。

    斜口的小筐不难填满,卷耳也不难采摘,小筐却老是采不满。

    是因为女子心不在焉、老是忘采叶的缘故。

    这样的情景,两首诗确实有神似之处啊。

    诗的最后一句揭开了答案,昨天晚上,军嫂做了一个梦,她梦到自>>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换亲养崽,清冷世子沦陷了恶女修仙,全族祭天在家被当草?全球豪门排队求见她!娇妾勾人妩媚,帝王求她上位娱乐盗墓:扮演闷油瓶,队友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