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一一零章 梅殷:臣,死谏!

第一一零章 梅殷:臣,死谏!

bsp; 而他则瘸着一条腿,一瘸一拐的帮朱元璋等人,去把马拴在茶馆边上的空地上。

    “几位客人要喝点什么?”

    栓了马的瘸腿青年人,走进来洗了手之后,又拿抹布将本就干净的桌子给擦了一遍。

    笑着望向朱元璋等人询问。

    “伱这里都有什么?”朱元璋开口问道。

    “喝的话,只有两种。

    一个是俺家婆娘自己做的醪糟。

    再一个就是粗茶。

    吃的话,有饼子,也可以蒸米,还能炒上几个菜。

    后面养了几只鸭子,还有几只鸡。

    有些时候店里也会有一些野味。”

    说罢之后,又有一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乡野小店,没有什么好东西,俺们做饭的手艺也不算太好。

    比不上大地方。

    不过量是给的足足的。”

    听了他的话后,朱元璋显得有些奇怪道:“我看这里偶尔也有些人往来。

    你这里怎么不弄一些酒来卖?

    应该会有人买吧?

    这岂不是能多赚一些钱?”

    这瘸腿青年笑着摇头道:“不能卖酒。”

    “不能卖酒?”

    这青年解释道:“梅先生说,来这边的,大多都是骑马赶路之人。

    要走的路途又远。

    少喝一点酒倒还行,就怕一些人没个把门的,一下子喝高了,

    耽误事不说,还容易出危险。

    喝酒不骑马,骑马不喝酒。”

    这话倒是听的跟着朱元璋过来的几个亲军都尉府里的人,神情有些异样。

    骑马不喝酒,喝酒不骑马,这奇怪的什么破规矩?

    还第一次听到。

    朱元璋想了一下道:“饭就不吃了,一路赶来倒是有些口渴。

    把你的醪糟,一人给我们弄一碗。

    再一人来碗茶水喝。”

    “好嘞!您几位先稍等,马上就好。”

    这人应了一声,忙一瘸一拐的去忙碌去了。

    不一会儿,就端来了几大碗醪糟,配上勺子。

    随后又端来了茶水。

    放在朱元璋等人面前。

    人很规矩的来到了门口,不打扰朱元璋等人喝茶。

    朱元璋吃了一勺子醪糟,倒是觉得这味道很不错。

    一般而言朱元璋在外,是不吃别人准备的食物,只吃自己带的。

    这是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

    他这一路厮杀过来,早已是见多了人心险恶。

    深知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

    但在这个时候,却破了例。

    不是说这小店里做的东西有多好,而是说他在这边有探子。

    知道这个小茶馆是怎么来的。

    也知道这里喝茶不用担忧。

    “你们这茶馆没开多长时间吧?”

    朱元璋一边吃,一边和瘸腿的青年人唠起了家常。

    “客人您好眼光,确实没开多长时间。

    到现在为止,不过是半个多月。”

    “营生咋样?一天能赚不少吧?”

    朱元璋笑问。

    “赚不了许多。”

    这青年人笑着说的。

    “多的时候刨去本钱,能赚个二三十文钱。

    少的时候,只挣一两文的也有。

    这些天合计下来,一天也就十一二文钱。”

    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这已经是顶好的了。

    有了这茶馆,家里的日子倒是能过得好上很多。

    之前上山打野猪,跌断了腿。

    家里穷,没有及时治疗,后面就落了这个残疾。

    干不得重活了。

    只苦了婆娘和娃子,跟着我受罪。

    梅先生来到这双水村后,双水村的诸多事情都变得不同。

    水泥厂子开起来了,家家户户都可以出一人去做工挣钱。

    我也想去,但这条腿干不了重活。

    只能干着急。

    这时候梅先生来了。

    俺给出了个主意,让俺在这里开了个小茶馆。

    自从有了梅先生,俺们这以往很少有外人来的村子,倒是逐渐热闹起来了。

    每一天都有一些外人进来,

    比如那些取香皂的,还有一些来送材料的。

    还有一些运送水泥的人……

    这里离周围镇的子又远,这些人渴了饿了没个正经地方吃喝。

    梅先生说在这里开个小茶馆,多少能挣上一些补贴家用。

    说着这话,这青年人眼里露出光彩来,满满的感激。

    “俺婆娘还有俺,都是老实巴交,没见过世面的人。

    哪里懂得经营茶馆?

    还是梅先生手把手的教俺们,茶馆的选址,盖茶馆,还有这里面的布置。

    包括一些做菜的技巧,都是梅先生给指点的。

    还有这里面的桌椅板凳,碗筷,碟子这些,也都是梅先生给出的钱,帮忙给置办的。

    要是没有梅先生,这些事俺们可弄不来。

    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钱。”

    提起这事儿,这瘸腿青年赵二蛋,眼里就满满的都是感动和崇敬。

    眼中泛着泪光。

    “这钱还不用还,只说是他投资了,合伙和俺们开个茶馆。

    今后赚到钱了,分他一半就行。

    俺们哪里不知道,这是梅先生在照顾俺,可怜俺们。

    俺们双水村这边,到底是积了多大的德,才能迎来这样一位心善,有本事的大贵人!”

    这些事朱元璋通过探子,在此之前便已经知道了。

    可知道归知道。

    这个时候来到双水村,见到了当事人,听到了对方亲口所说的这些话后。

    心里还是升起了诸多的触动。

    该说不说,梅殷混账小子,在这些事情上干的是真不错。

    并没有只顾着自己发财。

    他富裕了,也能适当的去照顾一下周围的人。

    这是极为难得的。

    吃了醪糟又喝了茶,进行结算。

    这茶馆的物价是真便宜。

    茶水是一人一文钱,可以随意喝,一碗不够还可以接着加。

    醪糟的话,因为是用江米做的,所以要贵上一些。

    两文钱一碗,不可续杯。

    结算了钱,朱元璋一行人便出了这路边的小茶馆。

    去把马给牵了过来。

    没有再骑马,只是牵着马而行。

    走在路上看着这双水村,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舒服。

    不是说因为有着梅殷和宁国公主二人在这里,才产生的一种心理错觉。

    而是这里真的让人舒服。

    朱元璋,刘英等人看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到底是哪里让人舒服了。

    干净!整洁!

    从别的村落过,地上道路两旁多是枯草。

    道路之上有着牛粪,鸡粪痕迹,以及其余等诸多脏乱的东西。

    一看那道路,就知道也不知有多久没有人清理过。

    而双水村这里都不同。

    村里的路上,被清理的干干净净。

    路两旁,也都很也被清理的很干净。

    村中的道路,修整的很平整。

    更是没有污水横流的景象。

    这种干净,看着就让人觉得心里舒服。

    往前走了没多久,就看到一个老太太,正在那里拿着扫帚在这里清扫道路,扫得很认真。

    “老人家,您这挺辛苦啊!

    村里面有您这样的勤快人,这村里看起来真干净。”

    朱元璋走上前去,笑着和这老太太打招呼。

    听到了朱元璋的话,老太太停下手中动作,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当不得贵人您这样夸。

    俺可没那忙勤快,这都是梅先生给俺掏了钱,让俺每天把村里的路,给打扫一下。

    一个月一百文钱呢!

    梅先生人好,照顾俺这个孤寡老婆子。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四合院回到五零被弃十六载,重生嫡女杀疯全京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梦中强吻女帝,被找上门了怎么办镇守人族十万年,我化禁区你哭啥让你代管废材班,怎么成武神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