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br><br>崇祯这家伙,太过于听信那些文臣之言了!<br><br>而且,对于魏忠贤的处置,也太过于草率了。<br><br>不是说不能弄死魏忠贤。<br><br>那魏忠贤如此猖狂,都权倾朝野,敢称为九千岁了。<br><br>被弄死,那是一点都不冤。<br><br>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崇祯不应该做的,就是把魏忠贤给砍死之后,还把那么多的党羽,都给一并处置了。<br><br>弄得干干净净。<br><br>没有扶植出新的人,来代替魏忠贤。<br><br>把手里面的刀,给直接丢掉了。<br><br>从此导致这朝堂之上,一家独大。<br><br>如此一来,将会导致朝堂之上一家独大,出现很多可怕的景象。<br><br>他知道,这些文人惯会花言巧语。<br><br>满口仁义道德,实则满肚子的男盗女娼。<br><br>侠以武乱禁,儒以文乱法。<br><br>这话并不是说说而已。<br><br>如今一看,崇祯朝堂之上,那众多的官员,简直要弹冠相庆的样子。<br><br>朱元璋就产生了及其不好的预感。<br><br>这个崇祯,今后若是没有一些什么反制的手段。<br><br>放任文官集团为所欲为。<br><br>今后,必然会有吃不完的亏。<br><br>这事儿,他越想越觉得痛心。<br><br>越想越觉得,崇祯这家伙办事不太行了。<br><br>没有帝王权术。<br><br>确实,他这个当祖宗的说过后宫不得干政这样的话。<br><br>但是,这要分什么情况!<br><br>武勋集团,他已经不能指望了。<br><br>自从观看了朱祁镇的人生,看到了武勋集团死的是多么的凄惨之后,他就知道。<br><br>从那之后,武勋们大势已去。<br><br>在朝堂之上,难以和文官进行抗衡。<br><br>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帝最容易做的选择,便是提拔宦官。<br><br>和外面的那些文官们做抗衡。<br><br>如此一来,才能够掌握权力,做出不少的事情来。<br><br>朝堂之上,任何时候都要避免一家独大。<br><br>结果现在,崇祯这家伙刚一上台。<br><br>就直接自废武功,把手里面的刀给丢了。<br><br>而且丢掉之后,还不打造新刀,反而直接来了个彻底不用刀了。<br><br>如此一来,今后谁来制衡那些文官?<br><br>那些文官,岂不是将会更加的无法无天?<br><br>朱元璋忽然之间就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崇祯如此勤勉,却成为了亡国之君的原因了。<br><br>或许,就和这些作为,有很大的关系。<br><br>虽然他不知道,天启那个狗屁皇帝,都干了什么事。<br><br>但从只言片语当中,也能够看到一些。<br><br>崇祯还在那里感慨他兄长天启皇帝,办出来的事儿特别的不靠谱。<br><br>在那里醉心木工,很多事都不理会……<br><br>这个时候怎么看起来……他这个勤政的,怎么反倒是不如他兄长,那个醉心木工的人呢?<br><br>在朱元璋满心复杂的等待里,很快又有新的画面浮现出来……<br><br>时间是七月十四日,地点在平台。<br><br>崇祯皇帝朱由俭,当着群臣的面召见袁崇焕。<br><br>让袁崇焕陈述他的平辽之策。<br><br>袁崇焕毫不客气,对着崇祯行礼之后,在这里侃侃而谈,陈述他在辽东上的诸多想法。<br><br>说罢之后,提高声音道:<br><br>“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br><br>“好!朕就给卿五年时间!<br><br>待卿功成之时,朕必亲迎!”<br><br>龙椅之上,崇祯皇帝朱由俭,在听了袁崇焕的计划,还有五年平辽的这个豪言壮语。<br><br>不由的满心欢喜。<br><br>出声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来。<br><br>于是,一时之间无数人纷纷祝贺。<br><br>更有不少看其穿着,也是重臣的人,在那里出声称赞袁崇焕为奇男子。<br><br>在那里预祝辽东战取得胜利。<br><br>朱元璋看着这样的一幕,不由的摇摇头。<br><br>觉得这事儿并没有那么简单<br><br>这些人怕是要失望了。<br><br>袁崇焕把话说的太满了。<br><br>辽东那边,他们口中所谓的建奴,只怕也没有那么好解决。<br><br>不然的话,也不会一直拖到现在。<br><br>成为崇祯当上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