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华阴县要向少华山借兵?”颜旭的表情顿时变得古怪起来,暗道他果然还是低估了官场的黑暗与无耻,官向匪借兵,这种事都能发生。
“近些年各地不太平,多有不安分的上山聚众抢掠地方,华阴县虽无大贼,但是县令生怕被临县累及,又或遇到大股流寇,就严令县尉整顿兵马。”说到这,史太公都忍不住摇头。
因为宋朝奇葩的军事制度,作为正规军的禁军旁人根本调动不了,厢军作为各州镇军,也不是区区县令就能调动得,所以县中多以乡兵为主。
上次县尉带来三四百兵马,实际上除了几十个衙役捕快,大都是从各乡调来的青壮,兵甲都不全,哪来的战斗力。
真有数百精兵在手,当时县尉也不会一声不吭就走人,还不是因为心里一点底没有。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没钱。
县里每年的税收是有数的,不多不少刚刚好,想要用结余来练兵,跟做梦差不多。
所以只有三个办法,一是申请,二是加税,三是捐钱。
申请就是向上级要钱,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驳回,就是一顿训斥。
加税就是给老百姓加加担子,问题是稍不注意就是民怨四起,万一激起民变,那就要命了。
第三个就是让当地的地主富户捐钱,这还不如给老百姓加加担子那,因为太得罪人了,一旦失去这些人的支持,县令都只能当吉祥物。
现在所有的压力都在县尉身上,也不知是当初少华山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还是少华山一直以来表现的太老实了,就有了这么个主意。
说是借兵,其实县尉打的是招安的主意,打算借此将少华山的兵马收入囊中,毕竟有朝廷大义在,能当官兵,有多少人愿意当贼。
实际上这也算是宋朝的老传统了,每当流民四起天下动乱的时候,就是朝廷扩军的时候。
将乱民中的青壮编入禁军,剩余的以家庭为单位安置各地作为厢军,如此一来,没了青壮,没有许多人,自然乱不起。
可这也导致朝廷的军队编制越发臃肿庞大,不光军费支出直线上升,战斗力下降的也吓人,看似数百万军队铺天盖地,实际上拥有战斗力的,用百里挑一都不为过。
“既然想借兵,那就借给他。”颜旭并不担心县尉的一些手段,史进几个头领对方根本不够格收买,手下的士兵更是系统招募的,他拿什么招安。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