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期间积累下来的仇恨,加上等待分割的功劳,不闹才怪。
好在卢植三人的功劳抹不掉,随着封赏落定,顺势将刘备三人的封赏也确定下来。
这一次可不是县尉,也不是啥安喜县。
颜旭提前写了书信,让从一开始就留在涿县的简雍作为说客去找太守刘焉。
而刘焉还真给面子,毕竟刘备取得的功劳越多,他越是推荐有功,越显得有识人之明,于是就写了书信给刺史刘虞。
因为蝴蝶效应,刘虞一直担任幽州刺史,他看到书信后很高兴。
毕竟大家都姓刘,而且刘备不光有军功在身,还得卢植,皇甫嵩与朱儁看重,所以刘虞自然愿意提携一下这位汉室宗亲,因此刘备被封为别部司马,兼任涿县县令,两个义弟也有封赏,不至于是个白身。
这才算是正常的封赏,原著中就是欺负他背后没人。
得了封赏后,卢植嘱咐了几句,立刻让他离开,不要久留洛阳这是非之地。
告别了恩师,又与曹操跟孙坚相互辞别,刘备当即带兵上任。
在上有太守刘焉,下有豪族张家,他又是以军功晋升的情况下,自然没有不长眼的来找抽。
可当刘备逐步接管县衙事务的时候,才发现把事情想简单了。
黄巾之乱对幽州造成的破坏超乎他的想象,哪怕他们三兄弟斩杀了渠帅程志远,黄巾依然四起,根本没有消失的迹象。
其实原因很简单,太多太多的百姓活不下去,黄巾一来,可不就降了,然后一块找饭吃去,至于造成的破坏跟严重的后果,都快饿死了谁还管这些。
好在担任幽州刺史的刘虞不光是个老好人,还是个内政高手,他在任期间,采取怀柔政策对待游牧民族,成功解决了幽州的边患问题,使百姓安居乐业,并且减轻赋税,发展生产,深受百姓爱戴,因此幽州虽乱,却不至于乱成一团。
可眼下的局面依然超出刘备的能力范围。
打,他不怕,三千精兵随他南征北战,就是底气,可光打不行,还得将百姓稳定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