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br><br>只要躲避炊烟,就能躲避明军的主力。<br><br>“所以你来了一个先退兵,再出兵的策略?”李宪忠语气虽然还是那般不屑,但心里却有那麽一点佩服了。<br><br>“差不多吧,”李定国点头,“蒙古探马见我军炊烟向长城方向移动,必定会跟随过来。撤退时我在沿途布置了大量夜不收。<br><br>只要蒙古探马出现,他们就能顺着探马的踪迹找到蒙古部落的位置。”<br><br>“那接下来做什麽?”<br><br>“等夜不收的好消息。”<br><br>“也行,要是等不来好消息我上疏弹劾你!”李宪忠起身往军帐外面走去。<br><br>刚走出军帐,他发现外面一个士兵有些面熟。<br><br>李宪忠指着那名士兵询问:“你叫什麽名字?”<br><br>“末将刘文秀。”<br><br>“刘文秀?”李宪忠想了一会後又问:“你之前是不是在京师待过?”<br><br>“额...算是吧。”<br><br>“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麽叫算是?”<br><br>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br><br>“末将曾经被关押在镇抚司一段时间,虽然没机会游览京师的繁华,但也算在京师待过。”<br><br>镇抚司?刘文秀?<br><br>李宪忠终於想起了对方到底是谁。<br><br>他指着刘文秀的鼻子说道:“你本已是将死之人,後来恰逢陛下的皇孙出生。陛下大赦天下将你放了,对不对?”<br><br>“对。”刘文秀点头。<br><br>“你和李定国是拜把子兄弟,他都当上总兵了,你为何还只是个普通士兵?”李宪忠笑着问,“不行的话来我帐下效命吧,最起码给你个正六品千总官职。”<br><br>“多谢大人好意,末将当兵以来并无尺寸之功。俗话说无功不受禄,末将心中并无怨言。”<br><br>“行吧,”李宪忠笑着离开。<br><br>刘文秀被大赦之後一直待在李定国军中。<br><br>之前平息榆园军叛乱时,他并没有立功升官。<br><br>不是不能立功,而是不想立功。<br><br>毕竟平息民变时距离大赦才过去三年时间,他怕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功劳簿上时,会影响到李定国的前途。<br><br>等了两天。<br><br>李定国没有等来夜不收的消息,却等来了王永吉的信函。<br><br>看完信函的内容,李定国苦笑着把信函递给了李宪忠并说道:“总督大人说东苏尼特部的腾机特是个可用之人。”<br><br>“可问题是...别说腾机特和东苏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