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琏继续说道:“锦衣卫前前後後查了好几年,最终查明向辽东走私的货物主要来自江南,而且大部分都来自泉州府的月港。”<br><br>“臣之所以说是半个江南参与了走私,是因为那里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走私体系。”<br><br>“有人提供所需走私的货物信息,有人负责供货,有人租赁商船,有人雇佣死士当船员。还有人负责打点官府,处理沿途可能遇到的水师稽查。”<br><br>“这麽说吧,半个江南的商人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走私。不过,大部分人都以为这些货物被走私到了东洋,南洋或者西洋,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些货物被走私到了辽东。”<br><br>“据锦衣卫估算,江南每年走私的金额高达上千万两,而走私到辽东的货物只占走私总额的一成都不到。”<br><br>“江南走私人数参与之多,波及范围之广,涉案金额之巨让人触目惊心!”<br><br>李若琏说完之後低下头,等待崇祯情绪的爆发。<br><br>等了很久,什麽也没等到。<br><br>他悄悄抬起头看向崇祯。<br><br>崇祯既没有震惊,也没有愤怒。<br><br>相反的是,他一脸的平静。<br><br>彷佛什麽都没听到一样。<br><br>“陛下...”李若琏低声提醒。<br><br>“朕听到了,”崇祯语气平缓,“一切都在朕的意料之中。”<br><br>这次轮到李若琏震惊了。<br><br>他瞪大了眼睛,对崇祯的预判无比惊讶。<br><br>“继续往下说,”崇祯的语气还是那般平静。<br><br>“是,”李若琏咽了口唾沫:“真正知道货物走私去向的商人大多来自郑芝龙的商队。有些商人是郑芝龙的手下,有些商人则挂靠在郑芝龙名下。”<br><br>“而那些挂靠在郑芝龙名下的商人背後又有江南许多士绅的影子,不过这些商人主要向东洋,南洋以及西洋走私,还不敢和郑芝龙一样向辽东建奴走私。”<br><br>崇祯想了想说道:“也就是说,表面上看似是郑芝龙一个人在走私,实际上确是整个江南都在走私?”<br><br>“回陛下,臣以为可以这麽说。”<br><br>“哈哈哈!”崇祯忽然笑了。<br><br>李若琏被吓了一跳,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br><br>换做其他人,李若琏肯定以为对方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