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的士兵加起来有一万七千人,诱捕高第时他又带来了一万人。”<br><br>“现在,北路军的总兵力在五万三千左&a;#x3c4f;。”<br><br>众人听罢,叹息不已。<br><br>吴三桂的叛乱给明军带来了一万七千人的损失。<br><br>这不但削弱了明军实力,还严重打击了明军的士气。<br><br>最可恶的是,吴三桂带着精锐投降了建奴。<br><br>此消彼长,对明军来说又多了一个麻烦。<br><br>等众人把这些信息全部消化完,黄得功深吸一口气道:“接下来,咱们要讨论出兵计划。”<br><br>在场的人表情立刻严肃起来。<br><br>黄得功带头笑了下:“诸位不必紧张,这次没有内奸可以畅所欲言。”<br><br>见大家还是有些紧张,黄得功带头发言道:“我的意思是兵分三路。两路实,一路虚。”<br><br>“这不还是和上次一样吗?”李宪忠忍不住说道:“上次出兵也是兵分三路,结果北路军迟迟无法打开局面,中路军行军受阻,南路军被建奴趁机击溃。”<br><br>“不一样,”黄得功缓缓摇头:“上次虽然也是兵分三路,但三路只是兵力不同,没有虚实之说。其中北路军约占总兵力的五成,南路军约占总兵力的三成,中路军约占总兵力的两成。”<br><br>“总督大人的意思是?”李宪忠继续问。<br><br>“这一次咱们还是兵分三路,其中南路军为虚,北路军和中路军为实!届时南路军先先行一步,让建奴以为南路军为我军主力。等建奴主力进攻南路军时,我军的北路军和中路军齐头并进,杀建奴一个措手不及。”<br><br>“若是北路军受阻,则中路军快速前进牵制建奴兵力,为北路军解围。”<br><br>“若中路军受阻,则北路军快速前进牵制建奴兵力,为中路军解围。”<br><br>黄得功说完后,众将表现不一。<br><br>有人点头赞同,有人沉思不语。<br><br>还有两个人轻轻摇头,显然并不赞同黄得功的方案。<br><br>摇头的分别是李定国和郑成功。<br><br>“李定国,”黄得功问:“说说你的想法。”<br><br>李定国抬起头:“末将觉得应该一路实,两路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