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六年五月初二。<br><br>在内阁首辅谢三宾的运作下。<br><br>南下审理徐文爵,朱国弼,刘孔昭等人私铸大明圆宝案的三法司成员终於定了下来。<br><br>分别是御史宋权,以及刑部右侍郎和大理寺右寺正。<br><br>其中御史宋权负责带队。<br><br>在得知自己是主审官后,宋权差点哭出来。<br><br>等其他人离开后,他找到谢三宾,哭丧着脸哀求道:“大人饶命,我知错了。”<br><br>这句知错让谢三宾很是费解,他问:“知错?知什麽错?”<br><br>宋权流着泪说道:“我不该在巡盐的时候给自己留那麽多钱,应该如数上交才对。我回去后就把银子交出来,求谢大人换个人去南京。”<br><br>我滴妈,还有意外收获!<br><br>谢三宾高兴得差点蹦起来。<br><br>不过他好歹是大明朝的内阁首辅,户部尚书。<br><br>很快就冷静下来。<br><br>谢三宾拍了下宋权的肩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管交不交银子,你都得去。”<br><br>“大人,我实在不想去啊。”<br><br>“为何?”<br><br>宋权继续哀求:“会死人的!刘孔昭是操江提督,朱国弼是漕运总督,徐文爵负责操练南京京营士兵。如果没罪还好,若是有罪...他们肯定会在结案前对我们痛下杀手,然後毁尸灭迹。”<br><br>“此一去,必然凶多吉少!”<br><br>“呵呵,”谢三宾笑了:“我当什麽事呢,原来是这种小事。”<br><br>宋权哭诉道:“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怎麽可能是小事?”<br><br>“我给你出个主意,你看看行不行。”<br><br>“谢大人请讲。”<br><br>“案子虽然是在南京犯的,但审案地点不一定是南京,你可以在南京周围找个地方审案。”<br><br>宋权眨着眼睛想了想,没有好主意。<br><br>他问:“大人能不能推荐一个地方?”<br><br>谢三宾呵呵一笑:“我看徐州就不错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