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282-283章:测评,这款车太叼了!(4000字)<br><br>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火爆销售之后,高瓴星曜已造好的现车,就陆陆续续交付了。<br><br>不过现在问题也来了。<br><br>现车这个东西,肯定不会生产太多的。<br><br>能够有个两三万辆的现车,都算是不错的了。<br><br>一个是生产汽车需要压资金,二个是汽车这个玩意儿和手机不一样。<br><br>非常占地方!<br><br>大约需要200辆车就可以停满一个标准足球场。<br><br>这还是普通家用型轿车的前提下。<br><br>如果是大型SUV,那肯定更少了。<br><br>按照高瓴锡城汽车工厂一期和二期产能情况来看,如果今年订单充足,其月均交付量大概在2.5万~3万之间。<br><br>这还是在开了两条产线的前提下的产能了。<br><br>现在高瓴的宋,秦,海豚等出量车型,销量是大增,已有的产线,根本就不够用。<br><br>现在高瓴手头上,单单高瓴星曜未交付的车辆订单就超过了10万辆,再加上其他系列的订单量,共计已经超过了30万辆。<br><br>按照现在已有的订单数量,也得两个月才能交付完。<br><br>所以,一般提车周期2-4个月。目前制约客户提车的主要瓶颈就是高瓴的产能,每个月都在提产,但不会那么快!<br><br>高瓴除了已有的锡城,魔都,帝都,一共四个原有的工厂以外,现在已经开始在羊城,余州,马鞍市,建康布局了整车基地,一部分在提产,一部分陆续投产。<br><br>预计年底总产能要扩充到200万车/年甚至更多。<br><br>部分零部件都是自己子公司生产,但原材料爬坡没那么快,供应商也需要扩产,二级供应商也需要产能提升,所以时间会比较久。<br><br>不过,至少比起外资品牌来说,高瓴不加价啊!<br><br>因此,就算是现在等待三个月才能拿车,现在高瓴星曜的客户,依然是选择等着发车。<br><br>而此时,很多的大V和汽车车评人们,都已经开始了对高瓴星曜这款新车的测试!<br><br>毕竟,作为现在这段时间最具有流量的产品,如果别人都在测试,你没测试,那你有什么流量?<br><br>而高瓴一直以来对这些大V的态度是你测试车子可以,红包也会给,但是我不会以借车的名义直接把车给你做测评。<br><br>要不然的话,这玩意儿不患寡而患不均。<br><br>要送多少辆车才够?<br><br>所以这些车评人们也被迫无奈,三五成群的自己购买一辆高瓴星曜进行相关测试。<br><br>可以说,这群人,对于这款车,兴趣度现在是直接拉满了。<br><br>很快,在高瓴星曜销量发布之后不久,这款产品就开启了第一波的测试。<br><br>而第一个测试视频出来之后,就一下子冲到了微薄热搜榜的前十名,并且在现在高瓴的APP小瓴上进入了热播榜!<br><br>基本上有大几百万的人群,看过这个视频。<br><br>“听说高瓴车辆现在造了一辆颜值非常高的A+级别的新能源轿车。”<br><br>“名字叫做高瓴星曜,这个名字非常具有特色,群星闪曜之意。”<br><br>“听高瓴的工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