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烟火 > 九百二十五章 时文

九百二十五章 时文

论、经义、经史”数个词。

    回过头面对一众学子,韩度微笑道:“大家都知道,会试考的就是时文,分策论、经义、经史三科。”

    一只手支撑在桌子上,韩度侃侃而谈:“经义和经史我就不说了,想来你们的方先生也早就和你们讲过无数遍。我就侧重说一下策论,这也是在会试当中最为重要的地方。”

    现在的科举考试还没有到考八股文的程度,很多人都以为八股文是朱元璋弄出来的,其实不是。朱元璋制定明朝科举制度的时候,只是规定“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对于行文格式,只是规定了“以典实纯正为主”。

    这样的规定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现代考试中对于行文格式的要求也是极其严格的,朱元璋的目的主要是改变隋唐时期散漫的文风。

    朱元璋是个老实务实的汉子,对于华丽虚浮的辞藻并不感冒,或许也是因为他从小没有读过书的缘故,没有受到儒家糟粕的荼毒。相反,老朱最喜欢务实肯干的人。

    在老朱看来,科举是选拔官员,为的是帮他治理天下,不需要夸夸其谈,只需要官员如同老黄牛一样,帮他治理好百姓就成。

    虽然老朱延续了前元的科举考时文的做法,但是根本上还是有些不同。

    策论本来的意思就是,议论当朝存在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这策论明显的就带有官员事务的属性,对于即将考会试的学子来说,算是一个初步的转换身份的尝试。

    老朱向来务实,对于策论的看重,远超经义、经史两科。因此,朝廷开科选士,向来以“策论”作为主攻,文采飞逸者更好,但你的见解独到,才是上上之选。会试中,就当时的时政、农事、民风等问题出题,由考生对答,这就是策论。

    韩度继续说道:“既然说道策论,那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大家,策论有什么特点?”

    扫视了一圈,见无人说话,韩度又笑着问道:“谁来告诉我,策论有什么特点?不要怕嘛,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对说错都不打紧。谁来告诉我,策论有什么特点?”

    见没有人回答,韩度又问了一边,可是下面还是一阵鸦雀无声。

    韩度也不再追问,自己解释道:>>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重生84:我要上大学天生穷命:侯府富贵差点让我暴毙一剑霸天臣妻难哄邪巫BOSS只想低调发育万人嫌大师姐惨死后,全宗门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