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队的一个大队左右的小鬼子,顶着子弹和炮火冲进了芦苇荡,却一点浪花都没有泛起,犹如进入沼泽一般,很快便被吞没其中。<br><br>而这几百号小鬼子唯一起到的效果,便是利用自己的生命,吸引了大量的机枪火力和炮火,让堤坝附近五十米范围的芦苇荡被打的支离破碎,也算是开路了。<br><br>可以这么说,只要再来上那么两三波,这两三百米的芦苇荡就能被清干净了。<br><br>但小鬼子就是在头铁,也不会继续高喊着天蝗板载往芦苇荡里面冲了。<br><br>毕竟随着芦苇被打的支离破碎的,还有小鬼子自己,遍地绿色中,红白之物点缀其中。<br><br>所以小鬼子只能继续守在堤坝上,期待来自南北方向的支援了。<br><br>但很可惜,第217联队被死死堵在桥梁南侧不得寸进。<br><br>而北边的第218联队和辎重联队,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渡河点,但却受到了来自炮团155毫米榴弹的照顾。<br><br>面对大口径榴弹的炮击,不要说组织兵力进行大规模渡河了,能够保证自身队伍不被炸的七零八落就很好了。<br><br>而且就算有少量的小鬼子摸过河去,那也是杯水车薪罢了。<br><br>李云龙也不会留给小鬼子更多的时间了,开战仅仅不到两个小时,冲锋的最佳时机就已经到了。<br><br>随着坦克营的两头推进,小鬼子被迫向内部集中起来。<br><br>趴在堤坝另一侧斜坡上的小鬼子也越来越多,已经基本上都是人叠人的状态了。<br><br>与小鬼子相反,李云龙这边冲进芦苇荡,却因为视角的关系,趴在堤坝另一侧斜坡上的小鬼子根本无法进行有效射击。<br><br>李云龙放下望远镜,拿起步话机向刘波和张大彪下达了冲锋的命令。<br><br>“时候到了,给老子我把这些小鬼子通通撵下水!”<br><br>随着命令下达,浓烈的炮火声也遮挡不住那嘹亮的冲锋号。<br><br>31团和32团的战士们,向着堤坝上的小鬼子发起了最后一击。<br><br>炮火暂歇,小鬼子抬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敌军正蜂拥而来。<br><br>慢了一步的小鬼子,终于拿出了自己最后的一份凶性。<br><br>“天蝗板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