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正统嫡脉要造反 > 第324章 采用

第324章 采用

阳业,跟蜀国公主是一个老师的门生,那欧阳业可是有大才的,他们两人都没有想出来,陛下为何不怪罪于他们,却独怪罪于他们这些文臣?

    同样的道理,也不是所有的文臣都擅长取名啊,说到底陛下还是重武将胜过文臣,但是却也是不敢表现出来。

    满殿的文武大臣们都是像是有心灵感应般,齐刷刷地就跪了下去,“臣等无能!请陛下责罚!”

    老皇帝盯着这些人也的确是够生气的,“你们也的确是够无能的,朕高官厚禄地养着你们,你们却连这么一点小事也办不好,真是让朕失望啊!”

    地下的一众人等是大气都不敢出。

    老皇帝随即就甚是不耐烦地道,“好了,朕也不要你们想了,想必你们也想不出来什么好名字!容烨?!”

    “臣在!”

    容烨出列。

    老皇帝就道,“你此次赴北境,在河西走廊地区设四郡,一为武威郡,一为张掖郡,一为酒泉郡,一为敦煌郡,以后河西走廊更名为雍州,为我大魏朝的十四州。”

    “喏!”

    “丞相?!”

    “臣在!”尉迟老丞相赶忙应着。

    老皇帝就道,“颁布诏令下去,樊城,襄城,杜城,及整个蔡郡十四县以后统称为安州,樊城更名为居邑,襄城更名为定阳,杜城更名为渠义,蔡郡更名为北地郡......”

    老皇帝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堆的新地名,尉迟老丞相不敢大意,都用心地记着,“喏!”

    “以后,安州便是我大魏朝的十五州!”

    “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又是齐齐地跪下,以示恭贺。

    老皇帝跟着就又唤道,“大司农?!”

    “陛下,臣在!”大司农蒋泓辙立马出列。

    老皇帝就道,“以后这俩州的一切赋税钱粮皆照着我大魏朝其他十三州的来,不准有误!”

    “是,陛下!”大司农恭敬地应着。

    “好了,那咱们就来说说这移民的事情吧,丞相,大司农,你们可拿出了章程来了?”

    尉迟老丞相就道,“陛下,臣与大司农之前有商议过,我们俩都觉得从南方一些人口比较稠密且又经济落后的地方抽调人口迁移至北境最为事宜。

    现在整个河西走廊地区皆为我大魏朝的管辖之地,以后这往来我大魏朝和西域之间的商户将会越来越多,而那里将会成为一个发达的商贸交易中心,迁移至那里的人口将会有很多的机遇与机会。”

    大司农跟着也就道,“是的,陛下,我和丞相大人我们同时还觉得,若是想要安州和雍州两地的老百姓们尽快地融入到我大魏朝这个大家庭中来,不仅我大魏朝内地的臣民要迁往北境,同时也该让一部分北境的民众迁往我内地。

    众所周知,那边是北方,靠近草原部族,很多人的生活习性其实跟那北方的草原部族也没什么两样,他们性格豪爽,不事农耕,养马放牧住帐篷。

    我们可以把他们迁往内地一些地广人稀的地方,这样一是减少他们当地人之间的联系,避免他们到时候抱团全暖做出些对我大魏朝不利的事情。

    二是可以让他们学会农耕种植,这样两地居民混居杂居,同时也能促进大家相互之间的交流,从而让他们也能对我大魏朝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以便加强他们对我大魏朝文化的认同感和归顺感。”

    老皇帝在听了之后就点头,“嗯,你们的这个提议不错,那就这么着吧,不过,传令下去,凡是自己主动迁往北境生活居住者,或者北境之人主动迁往内地生活居住者一律减免赋税两年,同时家中有向上好学的子女者,不论男女皆可以入县衙所开办的书院里免费入学三年,三年过后,凡成绩优异者朝廷还可以继续资助,总之就是你能考到哪朝廷就能资助你到哪!”

    “喏!”两人皆齐声地应着,同时两人的心里也都是高兴坏了,要知道陛下的这一道诏令可是帮了他们大忙了,有了减免赋税和免费入学,他们相信很多人都是愿意迁移的。

    要知道,他们大魏朝的军事可是很强盛的,只要他们不去攻打别国,那别个国家也绝然是不敢来招惹他们的,说是边境,可那里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顶级美貌超凡大谱系渣女飞起!各色顶级大佬别打了穿越东京泡沫时代替嫁婚宠:顾少宠妻花样多中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