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枚导弹。
相比于莱茵钢铁下属导弹中心出产的导弹,照片里的导弹要小一圈,但也没有小太多,一眼看过去依然是一个大家伙。
照片继续往后翻,这枚导弹的去处也出现在了照片里。
它和刚才那艘潜艇同框了。
盯着这两个家伙看了一会儿,林语就明白过来,这是一枚海基导弹。
手指轻轻敲一下照片,将照片从眼前挪开,一双眼睛盯着贺清阳,小心求证道:“新到的货?”
将文件放下,林语重新端起茶杯,将茶水一口喝干,这才开口问道:“这是又有收获了?”
“嗯!”贺清阳轻轻点头,起身走向自己的办公桌,在抽屉里又重新拿出一个文件袋,重新回到林语面前。
将新文件袋塞给林语,他又坐到对面,一直等到林语将文件袋打开,取出文件袋里的资料,他才解释道:
“自从你们莱茵钢铁将那些新材料生产和加工技术同步之后,其他部门的同志也在加班加点,也在疯狂改进。”
“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他们赶出了一个新东西。”
“潜艇和导弹都是老设计方案,但使用了你们同步的新材料技术,根据研究所汇报的资料。”
“潜艇整体重量降低大约10%,强度提升大概25%,设备静音能力提升大概20%,在理论中,对整艘潜艇的提升大约是30%左右。”
“至于这枚导弹,是专门用于适配潜艇的洲际导弹。”
“那这第3份照片?”在贺清阳解释的声音里,林语看见了第3份照片。
也是一枚导弹,但是这枚导弹比第2张照片里的导弹更小。
导弹上面还有挂载装置。
很明显,空中巡航导弹。
“空中发射的洲……中程巡航导弹,携带的是单个核弹头。”贺清阳下意识准备说洲际导弹,话到嘴边,又改成了远程导弹。
毕竟,华夏的洲际导弹标准是打8000公里,而这东西只能打1000公里,差了足足7000公里,那就不能算。
华夏人出来混,讲究的就是一个说一不二,说是多少就是多少!后续的照片,就是这枚导弹和目前华夏的主力轰炸机轰6G放在一起的照片。
按照林语的目测,这导弹大概有7-9米长,直径大概有70公分。
和飞机放到一起,颇有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无力感。
林语将这张照片单独取出,夹在两根手指之间,笑着看向贺清阳:“老师,这是?”
“没什么。”贺清阳回答非常随意,又起身从自己办公桌里拿来另一份文件丢到林语面前:“最近国际上事件频发,尤其是西方各国在对核问题上的态度让领导们很头疼。”
“正好这段时间707潜艇研究所和核工业那边的研究所出了成果。”
“领导们就想着弄点动静,省得有些人觉得我们死了。”
听完解释,林语目光快速从照片上挪开,开始翻看那份新文件的内容。
文件内容也很简单,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方案。
【三位一体核反击测试方案!】
【行动构成及任务!】
【陆基:一辆装载有四枚洲际导弹的列车,在完成1000公里机动后,向敌人发射导弹!四辆装载洲际导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