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有所防备,纵火而走——他烧毁了府库存粮!
陆轩一听,差点没晕过去,而后撕声大骂:“一郡之君,食大夏俸禄,得郡民拥戴,他怎敢如此!?”
“先前大案,还没查到他头上……看他今日动作,必然是有干系在的。”刘梁道。
“我知道一些。”趴在马背上的秦升咳嗽了两声,道:“他曾来过晋阳数次会见韩问渠,听说两人相交甚密,应是怕事后清算,所以干脆反了。”
粮仓被烧了,又添了两万张嘴……接下来怎么做,是个很大的问题。
叛军将至,众人不敢耽误在这,刘梁开口:“镇东。”
“我在!”
在他背后,走出来一个少年。
他只有十六七岁模样,身高不甚挺拔,但胳膊和腿生的很健壮,面相却生的极可爱。
他的左手挂着一口巨大的盾,像是一面坚实的墙壁。
眼神异常清澈,清澈中又带着超出年龄的坚定。
这是一个看上去讨人喜欢的少年郎。
“等人全部入城,立刻把门闭上!”刘梁吩咐道。
“好。”
被称作镇东的少年点头,转身便去了。
陆轩看着少年的背影,皱了皱眉头。
“陆公是担心他?”
“太小了,还是个半大的孩子。”陆轩摇了摇头:“刘校尉是不是太托大了?”
“陆公可不要小瞧了他。”刘梁笑道:“他是紫薇郡人,姓紫名镇东,少而从军,很是了得,是真正悍勇的军中天骄。”
“虽然年少,却能担大事,且勇力过人。”
紫薇郡原本叫荆南郡,因是太祖故乡,帝星起处,故改为紫薇郡。
等到人员悉数入城,陆轩便请刘梁来议事。
针对将来的叛军,刘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章梓守不住,人多粮少,久守必乱。”
“我知道秦将军在河内聚兵,但就他目前手中兵力而言,只能守住天井关,不能来援。”
“天井关比起章梓城,重要得多。”
“朝廷大军不日将至!”陆轩道。
“不日是几日?”刘梁叹气,道:“若陛下无准备,等来能退六万叛军的大军,少说要两个月。”
“若陛下有准备,大军从雒京到这里,也需十日……十日时间,他们抵达后,是来救此城,还是加固天井关,都是难测之事。”
陆轩眉头皱起:“那依刘校尉的意思呢?”
“弃城而走。”刘梁指着南边:“我们一块撤到天井关去,和秦将军协同防守天井关。”
陆轩不语。
他是个道德君子,但对军机并不通达。
秦升伤得很重,难以起身,虚弱的趴在一旁听着。
这时候他摇了摇头:“不可以,章梓不能放弃。”
“其一,章梓周边地形破碎,水网密布,叛军中骑兵不少,大多数人是走不掉的。”
大族拖家带小,这是痛点。
刘梁沉默片刻后,道:“局势如此,要处处保全,谈何容易?”
“板荡之时,这些人却不愿负了国家,国家又如何能负他们?”陆轩反驳,道:“沿途被追杀,我等是无可奈何!若今日抛之而弃,是放弃整个并州的民心,此罪几何?!”
刘梁再次沉默。
“其二。”秦升接着道:“天井关固然是险地,易守难攻。可朝廷手里只剩下一个天井关,要再进军并州会难上许多。”
“如果我们能保住章梓这座大城,便给了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