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代价。
这就是朕的态度。
而且,如今只是开始而已。未来朕的目标,是让整个大夏所有的百姓,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哪怕是贫瘠偏远之地,也会变得繁华,整个大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有外族觉得,我大夏边界荒芜,便可随意侵占,难道朕还要步步退让不成?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朕的态度很简单,既然他们自寻死路,那就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
也让天下诸国知道,胆敢与我大夏为敌的结局。
自大夏立国以来,大夏接连出兵征战高句丽与突厥,但是南方小国却不曾得到消息,既然如此,那就必须让他们长长记性。”
众人听得此言,不禁面露迟疑之色,他们有些纠结,毕竟如今秦琼率领大军征战突厥,尚未领兵归来。
如果又要出兵南下,未免太过急切,有穷兵黩武的倾向。
但是众人能够看出,樊虎的态度无比坚决,并非在此信口开河,他们也不知应该如何劝说,众人皆是无比踌躇。
樊虎也知道群臣心中想法。
其实他也不愿大动干戈,他原本想着等解决了漠北隐患,便可休养生息,进一步提升大夏的国力。
但是好巧不巧,这林邑国非要自寻死路,非要与大夏为敌,那他也没什么可纠结的。
如果这个时候他忍让了,那林邑国岂不是要得寸进尺,南方的这些小国,是不是也要步步紧逼了?
让他们把大夏当做软柿子吗?
樊虎绝对无法接受,他既然建立大夏,为的就是让大夏繁荣发展,为了让大夏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不是让他们面对外族的威胁,心中惶恐。
念及此处,樊虎继续说道:
“诸位爱卿或许觉得,这太过着急未免穷兵黩武,但是你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因为这件事情,关系到我大夏的利益。
朕并不喜欢大动干戈,朕也想要有时间来休养生息,让我大夏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他们不愿意让我大夏安稳下去,那朕何必留情?
朕是大夏之主,尔等也是大夏的臣子,你们需要考虑的,便是大夏的利益。
如果我们不趁此机会,好好教训这林邑国,日后大夏如何能够安稳江南之地,必然时刻面对外族的侵扰。
虽然说,那岭南之地大兴崎岖,多生瘴气,但是朕相信这些小问题,拦不住我大夏精锐。
任何人胆敢犯我大夏,都将付出代价,不管是曾经的高句丽还是突厥,又或者是这林邑国,结果都一样。
虽然说,济南王尚未领兵归来,但是朕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凯旋而归。
如今突厥一战溃败,只有少数突厥残部,还在苟延残喘,就凭这些人,又能拖住我大夏精锐多久?
现如今大夏虽然接连征战,但国力并未受到影响,粮食储备依旧无比充沛,除此之外,百姓也是众志成城。
朕相信,他们一定会支持朕,一定会支持朝廷的决断,因为这件事情关系到的,并不是朕的利益,而是整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