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让人心中无端升起一股安定之感,仿佛只要有他在,这世上便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推理,的确是一场冒险。”萧宁心中暗道,目光中透出一抹深邃的光芒,“但正因为残卷残缺,才需要另辟蹊径,才能接近真相。”
他缓缓抬手,指尖轻轻摩挲着桌上的毛笔,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又仿佛在等待着某种灵感的降临。
夜风吹过,灯火在风中微微摇曳,将萧宁的身影投射在地面,拉出一道修长而笔直的剪影。
台下的观众屏住呼吸,仿佛害怕自己稍稍出声,便会打断这场举世瞩目的思考。
一位老医师捋着胡须,目光中透着浓浓的期待:“这位面具公子究竟会如何推理出剩下的药材?真想见识一下他的思路。”
一旁的年轻士子则握紧了拳头,低声说道:“无论结果如何,他的胆识与才华都足以令人敬佩!”
“但愿他能继续创造奇迹。”
这一刻,胭脂湖畔万籁俱寂,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舞台上的那道挺拔身影,以及无数期待的目光。
灯光映照下的萧宁如同一尊伫立于天地间的神祇,而他手中的毛笔,仿佛执掌着未知的未来。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着他再一次开口,再一次落笔,再一次书写属于他的传奇。
夜色愈发深沉,胭脂湖的灯火摇曳,湖水微微起伏,星光与灯影交织出一片朦胧的光晕,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在屏息等待着新的奇迹。
舞台之上,萧宁的身影挺拔如松,气质依旧从容,仿佛任何难题都无法撼动他分毫。
然而,面对这样一道千古未解的难题,就连见惯了风浪的霞光媚,心中也难免掀起层层波澜。
霞光媚微微皱眉,目光沉沉地看向萧宁,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与怀疑:“面具公子,刚才的三味药材,虽说推理有据,但毕竟只是残卷之谜的一部分。”
“若仅凭这三味药材,显然还不足以补全整幅丹方。”
她顿了顿,轻轻扬起下巴,目光中多了一丝锋芒:“那么,不知面具公子,是否还能继续推理出其他药材?”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在萧宁身上。
“还能继续推理吗?”
“这已经是极限了吧?”
“如果他真的能继续推理下去,那就太可怕了!”
人群中的议论声虽然压得极低,但那份难以掩饰的紧张与期待却充斥在空气中。
紫烟绕微微挑起眉梢,轻轻摇动手中的折扇,低声说道:“若他真的能继续推理出药材,那他的才情便不仅仅是惊才绝艳,而是达到了无法用常理评判的高度。”
银月华站在一旁,目光带着几分复杂与期待:“推理母丹丹方……连那些医道圣贤都未能做到的事,难道今日真的能在他手中完成?”
卫家三姐弟则站在人群中,目光灼灼地看向舞台上的萧宁。
“他真的还能继续吗?”卫轻歌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这可是千古未解之谜啊!”
卫青时紧紧盯着萧宁,低声说道:“若他真的能继续推理,那这面具公子,便是真正的医道天才!”
卫清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萧宁的背影,那双平静的眼眸中,隐隐透着深深的期待。
面对霞光媚的质疑与全场的目光,萧宁并未急着回答。
他微微抬头,目光深邃地看向远处的湖面,似乎在沉思,又仿佛在追寻着什么灵感。
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平静:“母丹残卷中的十七味药材确实是已知的基石,若要补全剩下的部分,便需从药性、药理、以及它们的搭配出发,进一步推演。”
说罢,他拿起桌上的毛笔,蘸墨之后,缓缓写下了第四味药材:鹿茸。
“鹿茸,性温味甘,入肾、肝二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
“母丹作为调理百病、延年益寿的丹方,必然需要一种能够补益元气的药材,而鹿茸正是最合适的选择之一。”
这一味药刚一写出,台下便传来一阵低低的惊叹声。
“鹿茸……确实是大补之物!”
“没错,鹿茸的药性温和,与人参、何首乌等药材搭配,刚好可以补充丹方中的阳气。”
“这一味药推理得非常合理!”
然而,萧宁并未停下,他再次落笔,写下了第五味药材: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性甘平,具有补肺益肾、止咳化痰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