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初禾连着施了三日粥和义诊就已经在康宜积累下了非常良好的口碑。<br><br>还得到了一个活菩萨的称号。<br><br>大家私下聊天的时候,知道了一些信息。<br><br>比如,这些大米都是来自淮阳的。<br><br>还有那些义诊的药材,也是来自淮阳的。<br><br>淮阳这两个字,扎在了百姓的心里。<br><br>据说,还有知情人士透露,淮阳王妃就在淮阳长期设立粥棚,举办义诊,哪怕淮阳的条件那么艰苦的时候,淮阳的百姓都还有一口稀粥吃。<br><br>康宜郡城也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很多百姓饭都吃不起,更别提生病了去看医生了。<br><br>要是康宜一直没有人来施粥,也没有人来义诊,也就罢了。<br><br>一旦有人来了,就会成为一种希望。<br><br>百姓们生怕纪初禾走了。<br><br>纪初禾一走,粥棚肯定不复存在,义诊也没有了,他们这些吃不起饭,看不起病的穷苦人,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br><br>自然而然的,就对淮阳生出了一丝向往。<br><br>“也不知道世子夫人能在咱们这里待几天,希望我的病能在世子夫人走之前治好,这样,我也能出去做工了。”<br><br>“你倒是运气好了,我就没有你那么好的运气了,我这病治不好,只能慢慢地等死。”<br><br>“其实死也不可怕,可怕的,活着却天天要忍受饿和病痛的折磨。”<br><br>“听说淮阳一直有粥棚,一直有义诊,真羡慕淮阳的百姓。”<br><br>“你们说,要是有人逃到淮阳去,能和淮阳的百姓一样的待遇吗?”<br><br>“淮阳也是我大夏的国土,我们也是大夏的子民,为何淮阳会区别对待?我家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是有去淮阳的打算了。我都打听过了,淮阳王和王妃对百姓可好了!而且,淮阳现在不是以前的样子了,有了那么多良田,百姓绝不会饿肚子了!”<br><br>“真的吗?你这么说,我都心动了!我也好想去,可是我家里有四十多岁的老母,哪也走不了。”<br><br>“此去淮阳,相隔千里,也就只有你们这些年轻力壮的,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