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如果现在按照温体仁的说法,直接把这个交城王郡王爵再进一步为亲王爵,然后实摄朝政,那么就完全不同了。
亲王和郡王虽只有一步之差,但亲王的地位却远在郡王之上,而且大明亲王拥有和郡王不同的权利,天下除了皇帝、皇太后、皇后、太子外,亲王最为尊贵。
至于实摄朝政,更超过了监国的名义。监国是皇帝不能理政的情况下代理政事,可实摄朝政就不同了,何况是亲王实摄,相当于就成了摄政王。
摄政王地位几乎和皇帝平起平坐,而且不需受皇帝的约束,有直接摄政下旨的权利,可以说除去没有皇帝的名义外,已有了皇帝的全部实权,这点监国根本就没办法比。
历史上,最有名的摄政王自然就是多尔衮了,在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哲哲皇太后联手把顺治推上了皇位,并担任辅政大臣。等哲哲皇太后死后,多尔衮更是直接进了一步,从辅政王成了摄政王,并压的顺治小皇帝和其生母也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苦不堪言。
如果不是大清内部的八旗结构特殊性,再加上各方面势力不允许多尔衮直接废帝的话,而且多尔衮又是个短命鬼没能活太久,说不定皇位最终就成多尔衮的了。
眼下温体仁突然提议让朱慎锥进亲王爵,并直接进位摄政,其用意非常明显,就是直接在朱慎锥身上下重注,打算让朱慎锥最终取代崇祯皇帝成为天下之主。
温体仁很清楚,他并非是朱慎锥的心腹班底,现在朱慎锥虽然信任他并重用他,那是因为他温体仁有用。可是眼下他虽已是位极人臣,但未来究竟如何呢?一旦哪天朱慎锥有了替代温体仁的人选,说不定就会把他踢到一边,用其他人取而代之。
温体仁热衷于权利,他怎么可能让自己落得丢失权利的下场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死了的好。所以要彻底得到朱慎锥的信任,除了做好朱慎锥交给他的事外,关键一点是要做出其他人都无法做到的功劳,而拥立之功是最大的功劳,如果自己能拥立朱慎锥更进一步,直接成为摄政亲王,甚至以后再登上皇位的话,那么他未来的地位就能稳如泰山,再也不倒了。
朱慎锥的目光停留在温体仁的脸上,很快就明白了温体仁的想法,不由得笑了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