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顾某方才写下字条,让其安心去用。”<br><br>“这便是情理!”<br><br>“再说何志军,在未曾得顾某允诺之际,费文不止一次要加价收回书卷,这证明他自觉有错。”<br><br>“由此可见,费文有自省之意人这一世,不可能不犯错,若不伤及原则,知错能改,便是善!”<br><br>“顾某也正是目睹了这一点,方才愿意顺水推舟,让他放下心中愧疚。”<br><br>“这便是情理!”<br><br>“再谈在场诸位,何志军他张口便是十份偿之,被你们压到了三份,只因你们觉得二十两太多,会将人压垮!”<br><br>“这亦是情理!”<br><br>说到这,顾宁安停顿了片刻,又继续道“在顾某看来,今日本就是一场不该出现的闹剧,可它出现了,顾某便入乡随俗,依着规矩参与说理,这同样是情理”<br><br>“诸位说理,乃至围看的乡亲父老,你们好好想想,说理堂,说理堂,该不该讲情理?”<br><br>待顾宁安说完,现场便是彻底沉寂下来。<br><br>周遭几乎安静的针落可闻。<br><br>直到某一刻,围观的人群中传出一点点声音,这点声音如星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br><br>“说理堂不讲情理,说不过去啊!咱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怎么能不讲情理呢!”<br><br>“是啊!这事情说得轻一点,算个误会都无妨,都是乡里乡亲的,何至于闹上这说理堂?”<br><br>“人要是不讲情理,岂不是没了人情味?那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意思?”<br><br>“当初咱留在这,不就是觉着这儿安生,这儿人情味足,这儿能好好过日子才留下的吗?”<br><br>“这一看,那笔墨摊主夫妻两,跟我当年没什么分别啊!”<br><br>周遭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所有人的口中都离不开“情理”二字。<br><br>而说理堂内,从“乙说理”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位说理人,仅用了不到数个呼吸的时间,就是开口赞同了顾宁安所说的话——说理堂,合该有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