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是什么?”
杨士奇:“这是当年粮价和猪肉、羊肉的平均价格。”
薛韶就认真的翻看起来,很快就发现了端倪。
十年内,大部分官吏的俸禄都没变,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的俸禄稍稍上涨,或是稍稍下降。
他发现,不入品的吏员俸禄以降为主。
不过这都是正常的,因为不管上涨,还是下降,变化幅度都不大。
真正让他心惊的是后面的记述——实发的俸禄。
大明的官俸低,但国库宽裕的时候,逢年过节皇帝都会给赏赐,大小官员都有,所以日子比起一般人算好的。
这几年的年节赏赐看似不少,但赏赐的东西价值大打折扣,且实发的俸禄远比不及从前。
他算了算现在的物价,一个八品小官,按实发的俸禄算,别说养父母妻儿了,若是赁不到廉租房,除去在京城的房租,他怕是连自己都养不活。
薛韶喃喃:“难怪王振党附者众。”
杨士奇赞许的看了他一眼:“你总算说到了点子上。”
“寒窗苦读十年,得中进士,谁心中没点傲气?”杨士奇道:“为何大家却愿依附一个阉人?除了部分人为了权势,其余人不过是想把日子过好一些罢了。”
薛韶合上册子,心里沉甸甸的:“此等大事,杨阁老为何告诉我?”
杨士奇:“这册子和这番话,本来是要交给薛瑄的。”
所以这是薛瑄不来,就交给了他吗?
“你去吧,带着这些问题去江南,希望你能找到解决它的办法,”杨士奇轻声道:“朝中这么多文武大臣,我只在你的身上看到了解决的希望。”
薛韶沉默片刻才起身冲杨士奇行礼应下。
老管家匆匆而来。
薛韶下意识就把册子塞进袖子里。
“老太爷,”老管家没看到薛韶的动作,弓着腰快步上前:“门外来了一个道士,说和老太爷您约好了。”
杨士奇微微皱眉:“道士?”
“是,一个十来岁的坤道。”
杨士奇眉头瞬间舒展,不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