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万历明君 > 第111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

第111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

而笑,赞道:“好诗!”

    这首诗,无论是引经据典,还是意向格调,都是上佳之作,可谓独抒神情,深造自得。

    其中的艰辛坎坷,以及苦闷心情,跃然纸上。

    显然是张四维近日仕途受挫,有感而发。

    张四维摇了摇头,接上马自强方才的话:“陛下肩负天下,着眼九州,内阁之中谁进谁退,不是你我能置喙的。”

    挫折使人成长。

    在舅父入京后,张四维终于受到了人生中仅有的挫败。

    从先前日讲时,当面对皇帝失礼,到如今哪怕在私下时,他也言行谨慎。

    马自强仍在咀嚼张四维的诗,除了其中的失意,却也品出了其中坚定不移,要登临内阁的志向。

    心中暗自摇头,有这份心,也难怪要冒着触怒皇帝的风险,将改制宗室之事挡回去了。

    他斟酌一番,将话题拉回正途,不着痕迹提起今日礼部挡回去的议:“陛下圣心独断,自然不是我们应该置喙的。”

    “不过……就怕有奸佞在朝,顺耳的话听习惯了,让陛下听不得谏言。”

    “尤其今日宗室改制的事,未能如陛下的愿,恐怕难免有小人进谗言。”

    马自强多少有些不满,毕竟这种事,一个不好就要得罪皇帝。

    彼时他为了团结,附从了张四维,这时候自然要问个说法。

    张四维对话里话外的意思,自然心领神会。

    换做以往,他可能还会敷衍一二。

    但如今,张四维却是从皇帝身上学到,对待党羽,该是何种态度。

    他看向马自强,语气极为诚恳:“体乾不必担忧,陛下仁德明睿,当不受谗言所惑。”

    “陛下自登极以来,知人善任,恰如其分,无论徐阶、高拱,亦或是我舅父,都是用人不疑。”

    徐阶、高拱都没事,怕什么?皇帝是个什么性子,他也算是摸到门路了。

    他舅父为什么能入阁?不就是因为皇帝需要用王崇古整饬兵备?只要有用处,皇帝就不会感情用事,“受到小人蛊惑”。

    他张四维要是不偶尔闹一闹,皇帝恐怕还会觉得他无足轻重。

    要知道,他才是晋商的大掌柜!不是王崇古!他张四维父亲、叔父,都是豪商,母族背后,是沈江等富商。

    妻族背后同样是巨商——妻父王恩与妻兄王诲。

    除了族亲,还有姻亲。

    二弟张四端娶商人李季之女,五弟先娶商人王寅之女,后娶商人范世逵之女。

    其余的好友、同窗、发小,数都数不过来。

    富商韩玻之子、高拱门生韩楫,与他“离经考业,朝夕亹亹”。

    巨富徐经,是他的发小,“自余为诸生,与公子(徐)经游”。

    张四维是几十个商行推出来的大掌柜,哪怕王崇古入了内阁也取代不了!解池的盐,潞安府的绸,全都得从他手里过。

    整个三晋的煤、米、茶,都在他的协调运作之下。

    富国、丰国、大通、润国、益国五个冶铁所,所出铁课,每年都他张四维主持瓜分,才轮到朝廷来收缴。

    整个三晋的商业,就是他张四维的后花园!

    可以说,与俺答汗的互市,没有他点头,就别想开起来!

    他这个份量,与皇帝拉扯一二,算得了什么大事?看看那申时行。

    自从申侍郎掌吏部之后,已经数次朦胧推升了——皇帝前脚将人贬斥到鸟不拉屎的地方,人还没走,吏部旋即又将人升迁,多是到南直隶躲躲风头,品阶都不改。

    朦胧推升,向来是文臣对付皇帝无端贬斥的利器,也是展现度量,市恩群小的常见手段。

    张居正说了申时行几次,都被他糊弄了过去。

    皇帝后来忍不住发牢骚,亲自出面,让申时行收敛一点。

    申时行满口答应,转头不还是照旧?既然申时行背靠南直隶乡党有这个份量,他张四维领衔晋党,自然也该有。

    只有他闹了别扭,皇帝才会想起他的份量,对他略作安抚。

    只有他不时跺脚,晋党的官吏,才会仔细看看谁是地龙。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渣夫只救白月光,我改嫁糙汉团长被拐三年回家,嫁豪门全家悔哭了仙子都只想和我修行贤妻良母操劳死,重生摆烂赢麻了年代:我在58有块田